本期电影:《刺客聂隐娘》
导演:侯孝贤
主演:张震 舒淇
01
《刺客聂隐娘》是由侯孝贤执导,张震、舒淇、周韵、谢欣颖、阮经天等人出演的一部古装题材的文艺电影。影片曾入围2015年第68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 ,导演侯孝贤更是凭借该片摘取了最佳导演奖的桂冠。
电影改编自唐代裴铏(xíng)《传奇》里的《聂隐娘》一篇。讲述的是聂隐娘自小被道姑带走并训练成为一名刺客后,奉师命刺杀青梅竹马的魏博藩主、表兄田季安,刺杀过程中却因旧情与大义而迟迟无法下手,最终选择与师父决裂、远走天涯的故事。
聂隐娘(舒淇 饰)不得不说的是,影片不仅上映时的票房惨淡,豆瓣评分也仅为7.3分,文艺片在国内的受众和认可度如此低迷,这真的可以说是我国电影界的一大遗憾了。
不过呢,虽说电影在票房、口碑上不尽人意,但电影的视听语言运用、镜头的选择却是值得可圈可点的。下面就让我们以导演的个人风格为主,来分析一下影片精湛深厚的艺术功底吧。
02
《刺客聂隐娘》的电影美术设计得十分用心。
侯孝贤在拍摄影片时,往往会淡化情绪激烈的情节。比如一个打架的镜头,其他导演会着重表现角色的肢体冲突、面部表情,场面往往是飞沙走石、剑拔弩张的。但侯孝贤惯用的却是对战前的铺垫、战后的冥思下大手笔。聂隐娘与田元氏的打戏就是如此。战前,导演着重描绘了两人之间波涛暗涌的敌意,战时却是电光火石间的三两下刀光剑影,这种平静的打戏,让很多观众还没有反应过来战斗就结束了。只留聂隐娘远去的背影,在荒草滩的远景里渐渐模糊。虽没有给观众强烈的感官享受,却留以观众回味的余地。
只是这样一来,少了吸引关注的激烈情节,导演就只得在美术设计上下功夫了。
古风的纱帐据说,在《刺客聂隐娘》里,一个从室内出来的场景,现实中就需要两三个以上不同的取景地。
侯孝贤喜欢用长镜头和空镜。这两种特殊镜头除了对导演的场面调度能力有很高要求之外,画面中的景物也是完美展现镜头魅力时必不可少的一环。侯孝贤在拍摄《刺客聂隐娘》的过程里,几乎成了唐代服装史的研究员。他和美术指导在拍片时,也研究了很多中国风俗画、仕女画等历代名画。
电影的美术指导黄文英曾说,电影里面的服装、饰品、妆容设计等方面,借鉴了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张萱的《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等。就连屏风设计也是吸取了五代名画《丹枫呦鹿图》、清代郎世宁《秋林群鹿图》的灵感。电影的用心在服装道具上就可见一斑了。
黑白两色场景电影里也采用了很多大远景镜头,候导熟练地利用了多种多样的构图方式,通过人物的站位、入画出画、摄影机角度、镜头运动、景深关系等灵活的运用,展现了其超强的场面调度能力。在全景、中景上的场面布置更是为其锦上添花。
片中有一个一分多钟侍女为田元氏梳头的长镜头。如果在平时我们司空见惯的理发店里拍这样一个长镜头,且画面里的人物没有一句台词,恐怕这种枯燥就会直接令观众难以忍受,仓促跳过了。
田元氏为了避免这一长镜头带来的问题,导演和演员都做出了很好的弥补之举。
长镜头本身就有渲染气氛、营造意境、展现人物情感变化全过程的作用。侯孝贤导演通过对光、色调、图案、人物的布置,配合长镜头本身的性质,增强了场景带来的神秘气氛,让观众不自觉地去感受其中细微事物的寓意。
演员本身就是一出戏。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甚至一时的静默都是戏。这些既还原了当时人物的生活方式,也表现出了人物的地位,以及由一些不经意的举动流露出来的人物的性格。
这是一个酷爱长镜、空镜导演的与众不同的电影风格。
03
这样的文艺电影虽然品质优良,但说真的,人物对白太少,的确很容易让人犯困。我是夜晚躺在床上看完这部电影的。困意袭来,挡也挡不住,我于迷迷糊糊中看完了第一遍。第二天醒来,我感觉自己冒犯了别人用真心创造的艺术,又重新刷了一遍。
侯孝贤的影片还是一如既往的慢、真、克制。浓重的历史气息、深厚的艺术氛围,还有深沉的内在哲思,此三者彰显了影片的整体质感,熠熠生辉。
侯孝贤的艺术风格也表现在静这一层面。不管是《悲情城市》中失语的主人公,还是《刺客聂隐娘》中冷酷的刺客,都是侯孝贤惜字如金的体现。不仅少有对白,就连配乐也只是在不得已的转场处运用。这样做尽管有了丰富的艺术底蕴,却还是会为人诟病。
我之前在爱奇艺上观看时,开着弹幕,但见了一些诋毁之后,就愤愤不平地关了。记得我在之前写的一篇小说里借人物之口反讽当今社会的不良现象时,写过这样一段话:
……几乎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的人才,他们只需献出少量的才华,就能得到众人的追捧。献才华这事儿讲究个度,少则碌碌无为,多则曲高和寡。你只需要弄明白社会到底需要什么,之后顺着它走就行了……
真正的艺术往往是小众的,因为它不会奉承人。有些艺术家为了获得更高的关注,昧着良心创造出了一些流行一时的作品。这样做就显得很俗,创作出来的东西也根本不算是艺术。
影片的自然风光拿《刺客聂隐娘》来说,里面的空镜头是非常多的。侯孝贤对自然风景的利用也非常巧妙。他的每一个镜头几乎都可以拿来当壁纸,不只古色古香的居室,也有苍茫辽阔的风景。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镜头组接在一起就立刻赋予了电影内在的暗寓。只是,很少有人愿意静下心来,去体会罢了。
04
聂隐娘是孤独的。
从她被道姑公主带走的那一刻开始,她和尘世间的联系就已经断了。她被训练成为一名刺客,无论白天黑夜,她都只能一个人孤独地行走,去刺杀一个个目标。
她并不无情。在刺杀一位大僚时,大僚正和他自己的孩子玩耍。聂隐娘见了心生不忍,没有杀他就回去向师父复命了。
她说:“见大僚小儿可爱,未忍心下手。”
有此经历,后来奉命刺杀青梅竹马的田季安时,她宁愿选择与师父决裂也不下手就显得理所应当了。
影片最后,她远走天涯,离开了生养她的魏博藩地。一个人,再没有白天黑夜之分,只有无时无刻、习以为常的孤独作伴。这一点,和侯孝贤导演的选择有些类似。
曾看到一条评论——
艺术是给我们大众看的。大家都看不懂算是哪门子艺术!
我回复了他:“艺术只为了历史长河中的某个人而存在。”
大众都能理解的是流行,不是艺术。艺术家之所以很少,流行之所以很多,就是因为艺术家的一生只是为了某个知心的人而等待。
正如导演说的那样,看不懂就多看几遍,总会有人懂的。
《刺客聂隐娘》或许拒绝流行的人会孤独一生,但总会有人在过去未来的某个时刻理解他。有这一点,再多的非议都无所谓了,我们只安心地去做只有自己能做的事,便可。
何须惧怕一个人走在孤独的白夜呢?
THE END
[图片转自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TIME:
2019.10.5
【PS:原创不易,转载请联系作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