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5 ~《我真的很棒》
在一个系统中,愤怒会自动从较强的一方流向较弱的一方。如此你就可以理解很多种愤怒了。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会因为小事而发大火,通常是因为父母心里有团火无处可发,所以要流向更弱的个体。孩子比父母弱势,愤怒就更容易从父母流向孩子。
如果爸爸妈妈不是威严的人,孩子长大的过程中就能感知到他们的软弱,就会成为“熊孩子”,从而对父母发泄愤怒。
如果爸爸妈妈非常强势,小孩子被骂后内心的愤怒无法倒流,就会虐待小动物。这就是“踢猫效应”。因为猫比孩子弱,所以愤怒就流向猫了。但是,猫错了吗?我们看到很多触目惊心的虐待动物、报复社会事件,其实是因为那些人内心的很多愤怒无处发泄。
城管会对小商贩愤怒,这种愤怒通常会超出执法的范围和程度,因为城管到了商贩面前,变成了“强者”。
客户会对客服发火,很多情况下不是因为客服做错了什么,而是客户心里有团火,发给客服最安全。客服的“人设”就是“低人一等”。虽然你可能不太喜欢这四个字。
有时,领导对员工无缘无故发火,是因为领导在系统中是员工的上级。
打老婆的男人,是因为在社会上他本身是弱者,愤怒无法流动,他们只有到了老婆面前才强大了点。而能征服社会的男人,则可以宠老婆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妈妈都希望女儿嫁人要嫁在社会上混得好的,这不是因为势利,而是因为混得好的男人有别的地方可以释放愤怒。
愤怒是从强者流向弱者的,并非从正确流向错误。但是系统的能量流动,总得有个表现形式,这个外在的表现通常会以对错为寄托。
对错只是寄托愤怒流动的形式,而非本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