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评今天的两节课,我真的是几天都在准备这个事。关键是两节课的题目出的太高大上了,你不知道内容是什么,没有任何的抓手。第一节课题目是《中考名著人物多样化解读》,第二节课的题目是《因声求气——诗歌的韵律和情感》。天哪!题目太高端了,让人无法入手。因声求气是什么,我都搞不清呢。没法,一切从头学起,查定义,查来源,查课例。这两天关于这个话题,我头都想破了。
今天下午两节课结束之时,我也走向了主席台。两节课上的很高深,正因为是另辟蹊径显得高大上,真的很难评。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是语文课,都有规则可依。
我的发言是从开课前的王校长的话入手,他说“回归”,我便也跟着切入话题。发言如下:这两节课,正如王校长在开课前所说的回归语文的本质,那也就是守正创新。这两节课都回归到对文本的解读,这便是守正。而课程要面向学生,面向未来,尤其是新课标的提出,安徽中考的变化,需要我们去创新。
方老师的这节课第一点就是面向中考,所选的试题都是省外的,以江浙为主,那为什么没有安徽的试题呢?安徽的试题这些年都在稳中求变过程,变化是必然,必然是向江浙看齐。所以分析省外的题目是很好的参考。之前的安徽中考题,对于分析名著的人物形象,一直是给出相关的片段,让学生寻找关键词句,从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而关照省外的试题,则是分析人物立体的性格特点。我们可以看方老师提供的试题,有同一人物,不同场景性格的不同;有同一作品,不同人物性格的不同;有不同的作品,相同的主体人物性格的对比。可见,对人物形象考察也是多样化的。我们说初中名著大都以小说为主,小说突出的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人物性格在情节中是变化的,比如《孤独之旅》中的杜小康经历了暴风雨,开始成长起来,这就是情节的推动作用。那么在典型环境下也有典型的人物特点,当然不同的环境也有不同的性格特征。说有个作家把自己的主角写死了,痛苦万分,有人说不写死不行吗?作家回答,她的性格决定了命运的走向。我不能决定她的生死。可见,人物性格具有变化的特点也有发展的趋势。人物形象就是多面的立体的,我们也要在不同的环境和情节下,回归文本,分析出来。
第二点则是指向新课标,新课标中的整本书阅读是发展型的任务群。通过整本书阅读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审美、思维、文化。在本节课都有体现。
第三点是这节课重视文本的解读,并且为我们提供文本解读的方法,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都看过孙绍振老师的《文本细读》,里边提到文本解读的三个方法:关键词法、还原情境法、对比法,在这节课都有体现。在课前,我和曩老师学了一句话,就是含糖量极高,那这节课,就是思维含量高,文化含量高,总之,就是一个字,高。而这个高又建立在对文本透彻的分析之上。
第二节课是《因声求气》是王老师的课。 她的这节课是通过因声求气的方法解读八年级的古诗词。那我们回顾一下,一般上古诗文的时候,通常使用什么方法?是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也通过分析意象、意境,以及诗中的人物形象和诗人的风格特点,包括整个高考也出的这一类的题型。那么王老师这样处理今天的群文,是否可以呢?我觉得是可行的,这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解读诗歌的方法。因声求气,顾名思义,通过声音的平仄声律来分析文中的气,其关键点在于求的过程,即在诵读的情况下,以我之口诵古人之诗,以我之身体会古人的喜怒哀乐。我与古人情思融为一体。那么本文的预习部分也指出,“要求查阅各种资料,体会本文的情感;本文所选的古体诗、近体诗、词多种体例,应反复诵读,体会诗歌不同韵律”,因此用因声求气的方法解读诗可行的。但还应该读出不同诗歌的不同韵律,因为绝句和律诗的韵脚是不同的,绝句押124句,律诗是押12468句,区分不同的诗歌韵律,再总结不同的诗歌传达不同的气(情感),让学生多读多参与会更好。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下来之后,好朋友也发短信夸我厉害,说评课不看稿。领导说我,之前懦懦怯怯,现在能侃侃而谈。果然多参加活动,就能让人成长。
这次我的最大感受,就是不怕得罪人,畅所欲言即可。
所以要胆大、勇敢,更要准备充分,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