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身边,不难发现有的人总是给人一种精神低迷、行动缓慢,做事不积极的感觉,其中也包括一些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觉得要么是他们害怕失败或者害怕出丑的心理在作怪,要么是他们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觉得一切都无所谓,继而选择了摆烂—“反正我就这样了!”
如何才能变孩子的消极为积极呢?让我们到《母亲暗示法》的第九章里寻找治愈的良方吧!
1.让孩子在父母或者其他人面前公开自己的追求目标,帮助孩子作好自发地朝着目标努力的精神准备。
从去年开始,我就让儿子给他自己树立一个目标,小家伙每天都为达成目标而努力,年终考试,目标完成。完成一个目标,紧接着再树立一个新目标,然后继续努力……
2.让孩子学习柔道或剑道,使之认识到不仅可强身健体,而且意志也可以坚强起来。
有了好身体和好心态,在生活和学习中,才更有可能精神百倍、干劲十足。
3.当你感到孩子沮丧时,可以加快生活的节奏,给他创造出积极的氛围。
快速的生活节奏能让人忘记不愉快,让人不由自主地勤快起来、乐观起来和充实起来。
4.平时尽量注意培养孩子大声讲话的习惯。
勇敢地在大众面前大声说话,可以增强自信心。
这一点,感觉我儿子做得很好,不怯场,特自信,有些公众场合的活动,能积极地去参与。
5.对于胆小怕事的孩子,试着一个星期有一次让他第一个到校。
让孩子有成就感,从而更加积极。这个方法,接下来我要试试,让儿子有“自豪感和有优越感”,哈哈!
6.尽量让怯懦的孩子和积极的孩子交往。
让怯懦的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被影响和带动。
7.让孩子养成书写字体舒展的大字的习惯。
“字如其人”还是非常有道理的,若是字写得舒展大方,自己看了也会心情愉悦的,有了好心情,做事态度也会好起来。
8.对于无精打采的孩子,绝对禁止说“没有精神吧!”这种消极暗示的话。
多给予孩子正能量,多给予正向反馈,这样更能引导孩子正向发展。
9.当去餐馆时,让该做自己点没有吃过的菜,做一下“冒险”的尝试。
做一些以前没做过的事,开拓新的视野,内心获得新鲜感。这一点,我也要尝试着做一做。
10.对于不善于积极带头的孩子,可以有意识地让他帮忙干些家务。
在做家务的过程中,可不断培养和增强孩子的责任感。
11.要让孩子活跃地发言,平时注意不要提些只须贵大“是”或“不是”的问话。
多引导孩子思考和把内心真实想法讲出来。
12.即使是最后由父母来决定的问题。也要有意识地问一问孩子“怎么办才好呢?”
让孩子觉得自己被尊重了,不由自主地参与到讨论中,并认真思考问题。
13.孩子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被夸奖了的话,他会感到“自我扩大”,而变活泼。
为了证明自己“配得上”别人的夸奖,孩子一定会积极行动起来,努力进取,变成别人口中的那个值得夸奖值得认可的好孩子。
每天读一章,每天都有新收获,每天进步一点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