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平面中看一个例子,如图2-1,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两点,其坐标分别为
,
。
问题:两点的距离是多少?也就是要我们求线段
的长度
。
![](https://img.haomeiwen.com/i6053269/abe4d35a62e7cb1b.png)
上述问题的解决如下:
作,设
在
轴上的投影为
,
在
轴上的投影为
,如图2-2:
![](https://img.haomeiwen.com/i6053269/140d128d166800bb.png)
易知是直角三角形,
.那么根据勾股定理,有:
(2.1)
容易观察:
的横坐标分别与
的横坐标相同,为
;
的纵坐标分别与
的纵坐标相同,为
。
根据一维坐标两点的距离公式,有:
以上两式代入(2.1)式,即得:
因为,上式开方即得:
以上就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描述为:
定理2.1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点的坐标为
,那么
(2.2)
在几何中,有一个号称公理的命题:两点之间的连线,线段最短。实际上,这个命题可以用代数表示为三角不等式,如下:
定理2.2(三角不等式) 在平面中,任意三点满足如下不等式:
(2.3)
上式等号成立当且仅当在线段
上(包含端点)。
为了证明定理2.2,我们先证明如下定理:
定理2.3(三角不等式的代数形式) ,如下不等式成立:
(2.4)
上式等号成立当且仅当存在,使:
(2.5)
(2.6)
证明 令
以上换元把原不等式变为:
(2.7)
于是问题变为证明不等式(2.7)。
因为
(2.8)
对于任意的成立,所以:
两边分解因式得:
(2.9)
开方(左边取负),再乘以2得:
(2.10)
两边同时加上得:
套用完全平方式得:
两边开方,取正值,得不等式(2.7),从而证明了不等式(2.4)
以上过程中,通过(2.8)、(2.10)知道,不等式成立的充要条件为:
用还原上式
,得:
(2.11)
(2.12)
由(2.11)知,存在,使:
整理得:
代入式(2.12),并分解因式得:
因,所以:
解得:,这就证明了等号成立的条件(2.5)、(2.6)。
从而证明了定理2.3。
定理2.2的证明 令的坐标分别为
,代入两点的距离公式,并使用定理2.3,便能得到定理2.2。
公理2.4(度量空间) 是集合,且对
中任意两个元素
,我们定义实函数
,如果
满足如下三个条件:
- 非负性:
且
- 对称性:
- 三角不等式:
那么称为度量空间,
为度量函数,
为两点
的距离或度量。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可以直接称"度量空间
"。
公理2.4的三个条件,是对距离概念的抽象定义。基于此,我们可以证明如下定理:
定理2.5 距离函数定义为:
,
那么是度量空间。
证明 容易验证,函数满足公理2.4条件1、2;同时,根据定理2.3,函数
也满足公理2.4条件3。所以,
是度量空间。
例2.6
(1)定义函数为:对于所有的
有
,那么
是度量空间。
(2)设为非空集合,对于任意的
,有
那么是度量空间。
证明 (1) 容易验证,函数 满足非负性与对称性。
根据绝对值不等式,对于任意的三个实数有:
即
所以,满足度量公理的三角不等式.
综上所述,命题成立。
(2)非负性: 若,那么
;
对称性:根据定义,恒成立;
三角不等式:取三个值,讨论如下:
若,那么
;
若,那么
,
必有一个不等于
,不妨设
,那么
。
以上讨论说明三角不等式对于的任意的三个元素都成立。
综上所述,命题成立。
喜欢吗?请关注我的主页:关耳叔讲数学
![](https://img.haomeiwen.com/i6053269/207a84f5ddc4c10a.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