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子路第十三》07:为什么要强调“君臣父子”
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
这段话,最具孔子气象——微言大义。
著名历史学家、书法家柳诒徵先生在《讲国学宜先讲史学》一文中写道:孔子并不是经学家,而是一个史学家。孔子说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其义则丘窃取之矣。孔子是根据史书上的事情,看出道理来,讲明立国和做人的大义。一切人伦道德,所以应当如此,不可如彼的。并非孔子自己要创造一种学说,他是从史书上看出这种道理,是不可违反的。比如孝弟中心等等德目,行之就与人群有大利,不行就是人群发生大害。所以孔子的学说,支配两千余年的人群,至今还是要信奉的。
简而言之,不要觉得我们今天看到的《论语》,像是道德口号或者心灵鸡汤。却看不到老夫子那是有着编纂五经的经历的,那是他参看了浩如烟海的历史事实所凝练概括的规律。少不遵守,便不知道要走过多少弯路,才会最终有“多么痛的领悟”。
“鲁卫之政,兄弟也”意思是说:鲁国、卫国,两个邦国的政事,真像是兄弟呀!
一、源头上是兄弟之国
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地,卫国是康叔的封地,周公旦和康叔本是兄弟。
鲁国定都曲阜,是孔子(生卒于前551-479年)的故乡。鲁的第一代国君伯禽是周公旦的儿子。
卫国则在沿黄河流域,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河北一带,都城设在朝歌。
正因为如此,鲁国、卫国,一开始便是兄弟之国。
二、现如今也算是“兄弟之国”
客观来讲,孔子讲“鲁卫之政,兄弟也”时讲得并不是源头上的兄弟之国。而是他所处的时代,鲁国和卫国双双陷入风波之中,成了难兄难弟。
1、鲁国——君不君,臣不臣
伯禽下传19代到到宣公(前608-591年)时杀嫡立庶,从此三桓强盛。三桓是鲁桓公的三个儿子及其后裔。按嫡长子继承法,他们只能享受采邑,另立小宗,应该听从大宗(公室)的领导。在采邑内,他们是高级的统治者。在国内,他们又被公室所领导。但是他们世代享受卿禄,子孙繁衍,干预公室,因而造成私家强而公室卑弱,即孔子所谓“礼乐征伐自大夫出”的局面,三恒中以季氏为最强。宣公下传三代到昭公时,三桓发兵攻击鲁君,鲁国公室从此名存实亡。昭公之后的定公(前509-495年)、哀公(前494-468年)都是被三桓逼到国外流亡死去的。
鲁国的病在——君不君,臣不臣。私家作为臣下过强,致使公室作为君主卑弱,直到出现君主被臣下逼迫流亡的局面频繁出现。
2、卫国——父不父,子不子
说了鲁国,再说卫国。卫国第25位君主卫灵公即位后,完全没有个君王的样子。先是弄出个喜好男宠的花边新闻,接着愈演愈烈,喜欢上了宋国的公子——宋朝。
孔子讲:“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就是这个公子朝因为在国内境遇一直不是很好,干脆投靠卫国,当了卫灵公的男宠。公子朝因为经常进出宫廷,因此又认识了王后南子,两个人有了来往。害怕东窗事发,干脆发动政变,把卫灵公赶出了卫国。
后来,卫国人赶跑了公子朝,重新迎卫灵公回国执政。这位卫灵公居然鬼使神差的把南子和公子朝又接回了卫国。关于南子的歌谣四起,卫灵公的儿子蒯聩听到歌谣感到羞愤难当,准备杀死南子,结果被卫灵公知道了,只好逃亡在外。
卫灵公在位42年死后,孙子卫出公即位,卫出公继位后,在外逃亡的父亲蒯聩回国与卫出公争夺君位,蒯聩赶跑儿子自己继位为卫庄公。好景不长,三年后,又是一番内乱,卫出公再次夺回君主之位。
鲁国的病是“君不君,臣不臣”,卫国的病是“父不父,子不子”。说到底,都是在根本的伦常上出了幺蛾子。
后来,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遭到读书人的批判,认为是封建纲常的余毒。实在是不了解孔子,没有具体的历史事实做一句,老先生是不会凭空讲大道理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