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个人日课《论语》心臆
《论语·公治长第五》14:一字难求

《论语·公治长第五》14:一字难求

作者: 花石冈 | 来源:发表于2020-10-01 19:57 被阅读0次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问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有位朋友,应该算是他所在家族之中的文化人。最近一段时间,家族里要为他的爷爷立块石碑,碑文撰写好了,他的任务是求证家族之中相关人的名字,然后让人刻在石碑上。据他所说,他的奶奶是1915年生人,名字已经没有了,只知道在娘家时排行老大,娘家姓周,人们都称呼为大妞,后来,户口本上写的便是周大妞。于是,这个名字便要被刻在石碑上。

    这还不是最让人匪夷所思的。他的奶奶生有四女两男,两男的姓名都很清楚,大女儿和二女儿居然都叫秀云,而且都是通过户口本求证的。两个女儿分别又是两个四女两男大家庭的祖母,居然一生都合用一个名字。往石碑上刻名字时,我那位朋友犯难了。刻碑人见怪不怪,建议在大女儿的名字后面加个(大)字,这件事便算是含浑过去了。

    朋友的奶奶是1915年生人,这样的怪事就发生在不足一百年的时间里。

    凌濛初的小说《二刻拍案惊奇》中,开篇便讲了个关于字纸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宋人王曾的父亲,他不认字,但他一生敬惜字纸,看到地上有带字的纸片,便捡起来整理干净。就算是飘到污秽之地的字纸,他也要捡回来,清洗干净,贴在墙壁上晾干。后来,不识字的主人公,生了个争气的儿子,最后居然状元及第。据说,直到今天,苏州人还有使用字纸篓、敬惜字纸的传统。

    文字在今天看来,已经稀松平常了。但就在不远的昨天,中国寻常百姓,还很可能终其一生,也没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名字。一千多年前的宋朝,还能留下敬惜字纸的故事。由此可见,中国历史上,文字本身,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享用的。此外,文字本身除了表情达意,还有一个传递信息的功能。

    有了这样的认知背景,我们便不难理解子贡对于孔文子谥号“文”的关注了。

    一、“文”字的价值

    像朋友的姑妈那样,生下四女二男,经营起一个了不起的家族和产业,最终连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字”也没落上的中国人,不在少数。

    就算贵为帝王将相,谥号中的这个字也不是自己所能决定的。中国古代有个很了不起的传统,有名气的人死后,要通过谥法为他定谥号。这个谥号是按照一定的要求,选取一定的人共同讨论的结果。就连帝王将相也逃脱不了这个谥法。我们看汉朝有汉武帝,汉文帝,到最后不景气时,也有汉哀帝,汉献帝,把大好江山干没了,奉献给他人了,就算是皇帝,也得把这个“献”字写进谥号。

    为孔子定谥号,是历代帝王都要考虑的事情。到中华民国,才算彻底定下来,尊为”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地下有知的话,一定会更加希望是清末礼部颁定的那个”大成至圣文宣先师“,虽然长了点儿,起码里面还有个“文”字。

    另一个被称为圣人的是明朝的王阳明,他的谥号是“文成”。中国历史上另外半个圣人叫曾国藩,他的谥号是“文正”。孔子以下两千多年的时间里,谥号之中,能够加进这个“文”字的,寥寥无几。都是响当当,非圣即贤的人物。

    二、“文”字的意蕴

    谥号之中,这个“文”字的意蕴,孔子已经说得很明白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敏,是勤敏的意思。勤敏二字是共生的,只有勤于练习,做得熟练了,才有敏的结果。敏,是用来形容做事、做学问的,是做的哲学。做事勤敏,并且在做事中求是,因勤敏做事,而不断在学术上求精进。这里,孔子讲得不仅仅是学风的问题,还有一个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的问题。学习的动机是做事中遇到的问题,学习的方法是“好学”。

    什么是“不耻下问”。孔圉作为卫国的大夫,是有一定的本领和地位的。但这个人很谦虚,能够本着学术平等的原则,和别人讨论问题。这还称不上是不耻下问。钱穆先生说:“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都可以称为下问。一个有能耐的人,向没什么本事的人讨教;一个博学的人,向一个没什么学问的人讨教;一个长者像一个后生讨教;一个位高权重的人,向一个普通人讨教。这些都可以叫做不耻下问。

    “不耻下问”是一种做学问的态度。在做事中,遇到具体的需要解决的问题,便要通过“好学”的方式来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非有不解决问题不罢休的精神,才能真正做到“不耻下问”。

    孔子认为,孔圉这个人,做到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所以死后当得上这个“文”字。

    据《左传》所记,孔圉这个人私德有秽,所以,子贡才会这样追问老师。孔子认为,功是功,过是过,美德是美德,秽行是秽行。孔圉这个人做到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便配享这个“文”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公治长第五》14:一字难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mtvu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