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韩愈
2020-8-17日
【原文】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
沙平水息声影绝,一杯相属君当歌。
君歌声酸辞且苦,不能听终泪如雨。
洞庭连天九疑高,蛟龙出没猩鼯号。
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
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
昨者州前捶大鼓,嗣皇继圣登夔皋。
赦书一日行万里,罪从大辟皆除死。
迁者追回流者还,涤瑕荡垢清朝班。
州家申名使家抑,坎轲只得移荆蛮。
判司卑官不堪说,未免捶楚尘埃间。
同时辈流多上道,天路幽险难追攀。
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
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
【阅读点滴】
韩愈的豁达
公元803年,韩愈晋升为监察御史。当时关中地区大旱,韩愈在查访后发现,灾民流离失所,四处乞讨,关中饿殍遍地。目睹严重的灾情,韩愈痛心不已。而当时负责京城行政的京兆尹李实却封锁消息,谎报称关中粮食丰收,百姓安居乐业。韩愈在愤怒之下上《论天旱人饥状》疏,反遭李实等谗害,于同年十二月被贬为连州阳山县令。同为监察御史的张署则被贬为郴州临武县令。805年春遇赦,离开连州,来到郴州等候任命,《八月十五赠张功曹》就是这一时期韩愈与张署共同唱和创作的诗歌。
此诗为韩愈和张署被任命为江陵(今属湖北)法曹参军和功曹参军,二人一唱一和,共诉衷情的诗歌。标题是“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说明诗歌作于中秋之夜,正是天高气爽的时节,国人的喜庆节日。前四句书写了此夜的现状:碧空纤云,清风明月,月光挥洒,映照大地,沙滩映月,流水无声,二人你一杯我一杯,酒酣正当歌,张署来诵歌。但张署的歌词辛酸悲切,听了一半已是泪如雨下。
“洞庭”以下六句,述说了803年被贬之后赴郴州临武的辛酸:洞庭水远,九嶷山高,蛟龙出没,野兽悲号,猿鸣声哀。艰难万险,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临武,却要面对多雨的季候,潮湿的环境,更让人恐惧的是毒蛇、蛊药,连下床、饮食都要十分小心,担心让毒物侵袭,真让人恐惧万分。
“昨者”六句,因朝廷大赦天下,一转恐惧气氛,诗歌充满了希望。州署衙门大鼓雷鸣,新皇帝继承皇位,要进用有德有才如夔与皋繇(舜帝的贤臣)一般的贤臣,让有才之人欢欣鼓舞;颁布大赦令,死刑的免死,贬谪迁移的官复原职,韩愈和张署,真是喜从天(子)降,可以涤除污垢,与清廉之人列入朝班了。只是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后面“州家申名”六句,让希望坠入了失望,州府官员上报了当地被贬谪官员的名单(当然包括了韩愈和张署),但湖南观察使却扣下了名单不报送朝廷。同年八月,二人才被任命为江陵(今属湖北)法曹参军和功曹参军,小小官吏,却承担着很大风险,稍不注意,就会遭受鞭笞之苦,同时代的人们都官复原职走上了仕途之道,我们的天路(回京之路)却是高不可攀。心情郁闷,声调低沉,宦途险恶,公元805年的这个中秋之夜,真是让张署和韩愈揪心,但豁达的韩愈,却在揪心之中,掷地有声的发出了自己的吼声。张哥你先不忙述说,听听我的歌声如何。
后面“君哥且休”五句,就是韩愈自己的述说:一年就今晚天高气爽,明月大而又圆,夜色美好;人生还是随命吧,其他的都是浮云,月色美好之夜,不要辜负月光,应当开怀痛饮,一醉方休。
诗歌结束,让人想起了曹操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感觉韩愈的“有酒不饮奈明何”正是曹操的“唯有杜康”之意。韩愈的豁达,也在“我歌今与君殊科”的酸涩中得以体现。这首诗朗读起来感觉拗口,总是读不通顺,特别是“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不知道怎么朗读才好。不过,也为韩愈的全用赋体的散文笔法,叙述了一个波澜曲折的中秋之夜,让人一唱三叹而感动莫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