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村庄里的故事(10月1日洛阳晚报三彩风)

村庄里的故事(10月1日洛阳晚报三彩风)

作者: 天马行空58 | 来源:发表于2022-10-24 20:03 被阅读0次

村庄里的故事

  文丨倪俭康

  图丨宪  平

图片

校园墙外是一大片庄稼地,庄稼已收割完毕,平整的土地被田埂分成了一个个小畦。

阳光无遮无拦地扑下来,在空旷的大地上跳跃着欢呼着。

紧邻校墙的是一块菜地,青菜万头攒动,蒜苗傲然不群。

菜地的最边缘,种着一小片棉花,总共也不过百十株,盛花期已过,绿叶几乎脱光,只有已干枯的植株竭力挽留着几朵零星的白花,寂寞而孤独。

这突然让我想起了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在首阳山脚下,山洪冲刷成的一条蜿蜒的深沟两旁,住着我的父老乡亲。

首阳山,取“日出之初,光必先及”之意,为偃师境内邙山的最高峰。

首阳山没有多么奇特秀美的自然景观,只因伯夷、叔齐葬于此而闻名。

当年的家乡贫穷落后,沟壑纵横,黄土裸露。为了改变这荒凉的面貌,20世纪60年代,老辈人开始大力种植泡桐。

十几年之后,泡桐就覆盖了家乡的沟坎土崖,我家门前的一条大沟里,也栽满了泡桐树。

在此后的每年三四月间,泡桐树就会开满粉紫色的泡桐花。

泡桐花虽没有桃花鲜艳,牡丹富贵,但喇叭状的泡桐花,清雅中透着俏丽,朴实中又充满活力,尤其是它那粉紫色的花儿,总会给人一种莫名的欢喜。

春风一吹,泡桐花甜甜的香味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酝酿,全村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

泡桐花花期很短,花谢叶儿登场。

夏天一到,门前的那条沟就成了我们的乐园,那郁郁葱葱的绿将整条沟遮了个严严实实,白天沟外太阳毒辣辣的,沟里却清凉宜人,我们一群孩子就在下面抓知了、打麻雀、捉迷藏,玩得不亦乐乎。

大人们也乐得消停,或聚在一起打扑克,或窝在窑洞里睡午觉,随我们去疯玩儿。

傍晚时分,开饭了,大人将锅碗端到沟边石凳上,呼唤孩子的吆喝声此起彼伏,一群小土人儿从树林中钻出来,嗔怪声欢笑声便随着绿波缓缓流淌。

泡桐点缀了我的童年,棉花却温暖着我的生活。山坡地缺水,望天收,当小麦收罢,梯田里就种上了棉花、红薯和豆类。

当盛夏来临,红薯墨绿的藤蔓蛇一样蜿蜒,豆子摇曳着满身的新绿欢笑嬉闹,棉花则默默地挂出一个个铃铛。

再过一段时间,个个铃铛张开了嘴,吐出一团团白絮,于是层层梯田里仿佛升腾起一朵朵白云,在灿烂的阳光下显得那么洁净淡雅。

夕阳西下,热气消散,我们随着父母到地里去摘棉花。太阳在山后硬挺着,憋足了劲儿不愿离去。

驻足山坡远望,烟气氤氲,掩不住的是小山村中那晒在阳光下的一片片洁白的棉花。

晚上,豆大火苗的煤油灯亮起来了,家家户户架起纺车,一朵朵棉花被纺成了一缕缕棉线,一缕缕棉线又被织布机变成了一块块棉布。

图片

农闲时节,村头那棵大皂荚树下,热热闹闹的妈妈们把织好的棉布剪成棉衣棉裤的式样,把晒得虚腾腾的棉花一层层叠放其上,再用长长的线缝啊缝,变戏法般变出了一件件棉衣棉裤。

在家里,我们总能看到哼着小曲的妈妈小心地把棉衣棉裤叠起,收进一个木箱,轻轻按一按,啪嗒上了锁。

秋眨眼就去了,凛冽的北风刮起来了,水开始结冰了。妈妈打开箱子的锁,拿出新棉衣,给我们兄妹四个一个个换上。

下雪的晚上,关了房门,妈妈会抱进一捆棉花秆折断,搓一把棉铃壳放进火盆,然后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一张纸,迅速地伸进棉铃壳堆,火苗慢慢地升腾,不一会儿火腾腾地燃起来了。

当棉铃壳只剩下灰烬的时候,妈妈就在盆中埋入红薯,不久,屋子里就弥漫着香甜的味道,冬天就在这样的日子里暖暖地过着。

“我生在一个小山村,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胡子里长满故事,憨笑中埋着乡音——啊父老乡亲,我勤劳善良的父老乡亲——”我的心里,总回荡起这样一首歌。

生命的长河无止境,但能和父母相伴的时光又有几许?

趁秋光正好,常回家看看!在金黄的阳光下,我不觉迈动双腿,加快脚步。

相关文章

  • 村庄里的故事(10月1日洛阳晚报三彩风)

    村庄里的故事 文丨倪俭康 图丨宪 平 图片 校园墙外是一大片庄稼地,庄稼已收割完毕,平整的土地被田埂分成了...

  • 庄里的故事(三)

    今天的庄里的这个故事有些悲催,我之所以写出来就是想告诫大家:人要学会宽容,这样你会快乐许多。故事的主角的是9342...

  • 【重要通知】《洛阳晚报》合作宣传报名

    经过酝酿协商,《洛阳晚报》“弘扬汤文化 品味洛阳城”征文大赛即将开始,由《洛阳晚报》幸福周刊负责进行全国性征文,中...

  • 【洛阳晚报】陈垂杰和他的华山路小碗驴肉汤帝国

    原题目:陈垂杰:做汤先做人,用心做好汤 转自《洛阳晚报》本文内容有增加。 《洛阳晚报》记者范丽 《洛阳日报》特约...

  • 365个夜

    [至爱亲情] 365个夜 □谢梦思 2016-12-26洛阳晚报掌上洛阳 365个夜,有365个故事。女人每晚念一...

  • 唐三彩

    唐三彩在洛阳出土的最多,最早,所以人们也称唐三彩为“洛阳唐三彩”。 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褐...

  • 洛宁爱和小镇

    文/我是一棵树 洛阳景点:爱和小镇 爱和小镇,位于洛宁县罗岭乡,也叫洛阳三彩国际陶艺村,省道S323(八官线)边,...

  • 从唐三彩看唐朝——洛阳博物馆

    唐三彩因最早最多出土于洛阳,便还有了“洛阳唐三彩”之称。 不过这些三彩陶器可是一种冥器,随着唐朝经济发展,达官贵人...

  • 家乡纪事:洛阳有条勒马听风街

    第一次听说勒马听风街,是在三年前,洛阳晚报介绍这个街。当时看到这个街名,我的第一反应是,好有诗情画意的名字,接下来...

  • 庄里村观水

    小满日,刚好是周六,疫情静态管控解除,出去走走成了一种缓解焦渴的需求。 驱车三十分钟到三八桥,右转驻车,溯河西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村庄里的故事(10月1日洛阳晚报三彩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vso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