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今日共修

今日共修

作者: 墨岩_60d4 | 来源:发表于2023-03-29 23:30 被阅读0次

    今年春分刚过,茶圈卷王岩茶也加入了这场较量“谁采得嫩,谁采得早”的内卷游戏。

    这几乎就是银针版的芽头到底能不能做出乌龙茶的味道呢,岩茶这股嫩采之风又是到底如何兴起的呢?

    今天和大家浅聊一下岩茶的嫩采。

    普通岩茶采摘像中年大叔

    内涵丰富又耐造

    传统意义上的武夷岩茶首重滋味,这个滋味通常需要比一般茶青更多的内涵物质来做支撑,所以武夷岩茶的等级不像绿茶红茶和白茶那样,采得越嫩的就越贵。而且武夷岩茶的工艺是所有茶类中最复杂的,需要经过萎凋、做青、炒青、揉捻、毛火、足火等工序。

    在做青阶段的摇青,需要通过外力让鲜叶剧烈碰撞,从而产生红边的现象。揉捻环节则需要改变茶叶外形,让内质溢出附着于茶叶表层。这就需要茶青成长得足够成熟,才能经得起这些复杂工序的考验和锤炼。

    而且在焙火的过程中,嫩度较高的茶芽由于不耐热很容易被烤干、烤焦,或者是导致成茶的香气会导致偏低,味道苦涩。

    所以成熟的茶青,就像企业中的成熟中年大叔一样,有阅历有经验有内涵,还特别的扛压,如果给你一个机会选,你不选这样的员工又选谁。

    但是一般追求嫩采的岩茶

    都不是为了鲜爽而是为了“更凶”

    通常白茶绿茶红茶采的越嫩就越值钱的原因就在于一个“鲜”字,主要的原因就是在于芽头一样的茶青通常包含了更多的“茶氨酸”,茶氨酸是茶中“鲜”味的主要来源。

    但是就像绝大多数的小鲜肉只能上上综艺,真要到了考验演技的时候又上不了台面一样。绝大部分的嫩芽到了岩茶工艺的“试金石“上一走,就傻了眼了鲜叶太嫩,而且经过岩茶工艺又是摇又是焙的淬炼,氨基酸大多已经转化殆尽。

    然而嫩芽中多酚类、儿茶素、咖啡碱含量又比开面采的叶片偏高,刺激性重、滋味容易苦涩。制茶工艺若是不到家,嫩采岩茶的风味尽失,便只留一味苦涩。

    但是岩茶恰恰好玩就好玩在这个但是上,一旦工艺到位,保留恰到的“苦“,这个缺点立马变成了武夷山茶人最爱的“煞口”。

    尤其在武夷山的当家品种肉桂上,这个“煞口”本来就是高级肉桂的指标之一,所以这几年各种风格的嫩采肉桂几乎占据了武夷山天价茶榜单的半壁江山,而这个嫩采背后的其实又是岩茶师傅们默不出声的工艺比拼。

    但是极致嫩采的岩茶

    又是追求什么呢?

    而嫩采的极致前几年来说,就算是天价岩茶的代表王威王了,这款岩茶的成名,背后其实和另一款著名的嫩茶“金俊眉”背后的故事差不多,都是那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佚士茶人”。

    我们现在也很难推测他当年推出“王威王”的动机,可能就是出于类似老顽童般的叛逆心理, “唉?岩茶非得开面采?我就要嫩采试试?”顶着叛逆的想法,烧起了第一把“嫩采”热的火。

    当年的王威王以一芽二叶的嫩度,几乎挑战了武夷岩茶的制作极限,而做出这么极限的挑战就是为了追求“一、二泡似西湖龙井,三、四泡如黄山猴魁,五、六泡同普洱班章,七、八泡见武夷铁罗汉,九、十泡隐武夷夷眉尾汤之余韵”兼具各大茶王之韵味。

    当年王威王一出江湖,就带动了一波“嫩采”天价茶的风潮。而今年的春信,据说是这位老顽童要求茶师采用芽头制作,因为在春分时节就要采摘,因此得名“春信”

    嫩过头的岩茶还算不算岩茶

    对于这种极致的嫩采标准,争议肯定是不会少的,其中最激烈的声音,就是说类似于王威王这样的茶不符合岩茶的标准,也不符合岩茶的传统,甚至于它根本就不应该算岩茶。就更不要说春信这样的茶了。

    从岩茶的国标的采摘标准来说,确实有写明以开面采为标准。但是从制作过程来看,岩茶的萎凋、摇青、揉捻、焙火的工艺这些嫩采的茶可一样不少,按制作者叶海滨的话说,这都不算岩茶,那什么还能算岩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今日共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vsq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