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美亡此,谁与?独旦?”
《郑笺》说;“旦,明也。我君子无于此,吾谁与齐(斋)乎?独自洁明。”《郑笺》承继《传》的说法,认为拿出丈夫的“角枕”与“锦衾”是为了祭祀。
《郑笺》说:“夫虽不在,不失其祭也,摄主,主妇犹自斋而行事。”
孔颖达是这样疏解《郑笺》的(大意):《礼记•祭统》上说:“夫祭也者,必夫妇亲之,所以备外内之官也;官备则具备。”(祭祀(祖先)这件事,必须由夫妇亲自共同参加,以便里里外外的事情都有人负责。事情都有人负责,就必然祭品齐备。)
就祭祀之礼来说,祭祀必须夫妇一起参与。《郑笺》怀疑有人认为丈夫不在,妻子就不能祭祀了,因此辨析说:丈夫虽然不在,但是祭祀可以找人代替他作为主祭(摄主),虽然他人代替丈夫主祭,主妇也是要自行斋戒后参与祭祀的。
因此,《郑笺》把这一章的“谁与?独旦”这句话训为“吾谁与齐(zhāi)乎?独自洁明。”——我和谁一起斋戒呢?独自一人戒洁到天明。(《说文解字》:“斋,戒,洁也。”)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