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阶级固化”这个词十分流行。
那何谓阶级固化?
简而言之,就是社会底层的人和处在高高在上的人之间不存在身份改变的可能,
低层级家庭出身的穷人家孩子再怎样努力,恐怕一辈子的努力,只不过到达了富人家孩子出生时候的起跑线。
这句话换作在七八十年代说,肯定是得不到赞同的,毕竟改革开放,给了多少创业者希望和抱负,在那个年代,只要肯拼肯熬,一定会等到出头日那天。
可是,改革开放已经过去40年,“出头”的机会却难上更难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8540355/ad993168a9a862e0.png)
以前你还能听到农村出高考状元,可是今天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18540355/e149ae63fa20fd05.png)
人家大城市出生的孩子,幼儿园开始读早教,还没上小学那英语口语可以和老外聊上天,琴棋书画样样都接触过。加上现在很多八零后的家长更懂得,孩子视野开阔肯定比死读书要有用得多,一有假期就带着孩子出国旅游。
![](https://img.haomeiwen.com/i18540355/2f9316fe029eaa65.png)
对于贫穷地区的孩子而言,能凑齐学费书本费,好好读书已经来之不易了,他们也有假期,只不过跟城市里有钱孩子不同,人家是去感受风土人情,而他们是感受牛粪稻草香。
即使现在中国的教育是应试教育,但是它越来越注重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越来越注重考查他们的课外学识,这,农村孩子能拼得过吗?
结果显而易见,农村孩子上重点学校的几率减少了。毕业了出来工作了,市场竞争如此激烈,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最快的筛选办法还是用文凭来说话。农村孩子比以前考上好大学的几率减少了,找到好工作的几率也随机减少,收入减少,很快,这个走不出圈的循环又在下一代的身上应验。
![](https://img.haomeiwen.com/i18540355/cbf20b6539825c01.png)
可能,这说法还是有点片面。但是环境氛围影响人的未来确确实实是存在的。我不相信如果周围的人都是天天拿着书本来读,你坐在一旁打游戏会感到舒适?假如你捧着一本书死读,周围的人会嘲笑你是个书呆子,久而久之一年两年,你还在那个环境还会捧着书珍之读之?
更可怕的假设,你本来就生长在天天赌博打麻将的环境,过小混混的日子。你没接触过优秀的人,不知道原来除了混日子之外还有另一种生活,一种活得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你在这个圈子里,坐井观天,看到的天就是只有那么大!
阶级固化在现今更加严重,可怕的不是比你勤奋的人多得是,而是比你牛逼N倍的人比你更勤奋,他们从来没有停下过奔跑的脚步,因为他们的周边都是奔跑的人,他们不觉得奔跑是一件苦累的事情。而你的周边,可能还是有奔跑的人,却是一段时间就需要休息一下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