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在这个资讯发达,知识爆炸的时代,了解知识变得很容易,但掌握知识,却变得越来越困难。很多时候我们在从外界获取知识的时候,只是在接触这些知识,并没有把这些知识变成自己的。比如我们看完了一篇鸡汤文,很有共鸣,十分感慨,但过了一天,也许就会把它忘掉了。因为我们只是在消费这个概念或知识,并没有有意识地去进行认知重构。
许多人往往存有一个误解,以为大脑好像是一个固定的硬件,我们的思维成长就像是软件编程的过程一样,但事实是,我们的思维其实是一种大脑的硬件结构,每当我们产生一个新的想法,大脑皮层就会增加一个大脑沟回,神经间会形成一种新连接,我们就会逐渐懂的更多。认知的成长其实就是大脑沟回形成或重构的过程。我们的意识不过就是这千万个神经细胞的不同排列组合方式而已。
了解这个真相,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掌握知识的能力。
接触到新知识后,第一,把知识简单的复述或写出来。第二,加上自己的理解,这样,才能把这些新的知识跟大脑以前的沟回进行重新连接,形成自己的认知沟回。
这个理论可以有三层应用,一是用在自己身上,用来学习掌握新知识,我们可以在阅读到有用的知识时,停止阅读,把直接记忆的内容,在手机便签写一遍,有可能的话,再加上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梳理一下这套知识。经过这套程序,这些知识,才真正变成自己的。就好比我们每天在简书上阅读别人的思想,每每拍案叫叫绝时,一定要把这些内容自己复述一遍,不然,不出三天,它就还给作者了。(一定要把本文复述一遍哟,至少点个赞吧^o^)
二是用在教育上,比如,孩子遇到挫败,大哭时,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宝贝,我理解你的心情,但是哭解决不了问题呀,我有一个更好的解决办法,……,好了,现在你告诉我,下次再遇到这件事的时候,你该怎么办呢,让孩子复述一遍,甚至可以角色扮演一下,模拟一下场景再现,增强孩子对这件事的认知。如果只是简单的告诉孩子,你这样不对,应该怎样怎样;或者直接去帮他等等,这些做法对于孩子自身的大脑认知积累,是没有任何帮助的。
三是可以用在工作中,比如,不同部门同事间的交接,或领导交代一件事给下属,最常见的做法是,某某某,这件事情……,我讲的,你清楚了吗?结束。而一旦这件事出岔子了,我们就会很郁闷,怎么回事,这件事我讲的很清楚啊,怎么会出现这么大的误会呢。而从认知重构的角度,我们应该这样做,某某某,这件事情,我的意思,理解了吧?嗯很好;别急,你说说,我刚讲了几点来着?嗯很好;别急,你再说说,如果遇到某某困难,我们应该怎样解决呢?嗯很好;别急,如果中途发生了某某突发事件,我们应该怎样解决呢?……通过问答,复述,预设问题,让对方把这件事用他自己的理解去重构一遍,他绝对的印象深刻,而且遇到问题有极强的解决能力,而且会成长的很快。
总之,在现在这个把知识当做快餐一样消费的时代,我们应该学会提高自己消化知识的能力,增强我们的生命质量,不要被淹没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里,把自己给迷失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