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职业发展是“木桶原理”,分长板和短板,
但是动态来看却是一个相反的木桶原理。
年轻人在初期要最重视发展长板。
因为初期的长板长度决定了最终木桶的容量,
短板往往是一些通用的基础能力。
长板越长,别人就能很容易看见你的短板。
这时候就可以靠驱动力、利用大平台的学习资源去补短板,
最终就会形成一个很深的“桶”。
2、技术是在不断迁移变化的,我们应该更加关注技术上本质的东西。
比如计算机体系架构,数据库原理,设计原则,工程技术等等。
3、王兴说:
当我们第一次学骑自行车时,大家都有点害怕,
所以眼睛盯着车轱辘或脚下,但实际上应该把眼光放在朝前看。
不只关心脚下,要朝前看,
你就会知道在什么地方应该执行、怎么做,才能有协调性。
在公司发展上,在个人成长上,也是类似。
4、校招生要结合自己的兴趣发展一些跨界的能力。
包括:人文社科、历史哲学、经济管理、领导力、组织发展、心理学等等。
这样除了具备技术专业能力之外,还会有更多的复合型能力。
正是这些跨界能力让大家区别于普通人,具备独到的竞争力。
5、要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工作和学习实际上是不一样的习惯。
工作既有工作的方式方法,
又有工作中必须上传下达的知识体系。
还有你在出现问题以后,怎么进行多组织合作解决的个性问题。
这一系列的标准工作习惯,实际上是我们成长的第一步。
6、大部分人认为成长是爬梯子,他们认为我很辛苦的工作
然后沿着梯子一阶阶往上走,到了什么时间点,大概要到什么级别。
这是对成长最大的错误认知,而且这个错误认知会导致你掉到深坑里。
成长其实是到了不同阶段之后,技能、方法、认知、心理状态
以及价值观都需要发生巨大的转变。
成长常常意味着你要否定过去的很多东西,放弃过去擅长的东西,
甚至要拥抱那些过去很鄙视的东西。
这样,你才真正可能在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岗位、新的角色来创造价值。
7、人的成长不是线性的,
而是非线性的、非连续性的、跃迁性的,
可能会阶跃性上升,也可能会跃迁性下降。
8、如果一个人没有犯过错误,本质上是成长不起来的。
人生本质上是众多错误积累出来的。
给大家两点劝诫:
第一,不要怕失败,我们要“既往不恋,纵情向前”。
第二,要不断地复盘。
遇到问题和挫折,自我剖析原因,分析下次如何避免问题再次发生;
当事情进展顺利,分析为什么做得好,哪些经验可以沉淀,哪些地方能做得更好。
9、新人如何快速地让自己各方面能力成长起来?
在不同阶段,做不同的事:
在第一阶段,也就是刚刚从学校迈入社会,加入公司2至3年的时间段。
大家需要保持好奇心,勇于尝试,勇于打破自己的舒适区,
找到自己的新的突破点,这个阶段最重要的能力是自驱力。
到第二个阶段,工作2、3年之后。
你大概清楚自己对某些事情是比较擅长、比较喜欢的。
我建议就沿着这个方向深入下去,把一个领域做深做透,
对上下游有充分的了解,能够结合业务对技术的要求,
自己做规划,能够解决比较难的问题。
或者说你能够做一个比较大的架构规划,
然后让一群人来一起解决这个方向的问题。
最后是第三阶段,也就是当你工作8至10年以后。
你必须要学会取舍,明确知道自己哪些事情是不需要的,哪些事情自己是要坚持的。
10、有一句残酷的话:
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而只有真正投入很多时间,深入思考,长期思考,你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
11、常言道“问一个正确的问题已经是答案的一半”。
只有更深刻的洞察问题本身,
我们才能找到最根本、最简单、但最有效的办法。
作者 | 笔记侠
来源 | 笔记侠(ID:Notesman)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