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一、《细节》
社会影响的基本原理之一就是承诺和一致性之间的关系。这个原理说的是,咱们绝大多数人都有跟自己许下的承诺保持一致的强烈愿望,如果这个承诺是我们主动做出的、需要我们花力气参与而且被公之于众的,那就更是如此。
在病人打进常规的预约电话,约好了日期和时间之后,工作人员请他们马上大声念出这些预约细节,然后再挂上电话。这个微小的改变产生的成效不算大:我们统计后续的爽约时,发现这个数字不过降低了3%。乍一看,这算不得太显著,可如果考虑到两个重要因素,意义就不同了。首先,这个方法无须成本,只需在交流时多花上一两秒钟。其次,虽然以3%的比率降低看起来很小,但基数一大的话数字就相当可观了。如果总体损失有10亿美元,降低3%就意味着节省3000万美元。
这个方法背后的含义很清晰。在繁忙的生活中我们太容易把谈话或交流缩短,好把注意力移向下一件事。可是,没有获得口头承诺就结束沟通,其实是浪费了机会——即便这个机会带来的结果可能并不起眼。例如,如果在团队会议结束时,经理让每个人把要做的工作复述一遍,那么切实的执行就更有望实现。如果在临睡时,父母能获得孩子的口头承诺,然后再放孩子多玩一个游戏或是多听一个事,多看一会儿电视,那么待会儿哄孩子上床时就不会那么费劲儿了。
I :
What:利用承诺提高行为一致性。
Why:咱们绝大多数人都有跟自己许下的承诺保持一致的强烈愿望,如果这个承诺是我们主动做出的、需要我们花力气参与而且被公之于众的,那就更是如此。
Where:需要对方遵守承诺的时候。
How:让对方在承诺的时候进行尽量做到自发性,能做一个口头承诺更好。
A1 :
当初跟搭档宓叔讨论BM宁波营开营式的活动流程,宓叔跟我说需要增加换书环节,我一开始的时候我建议不要增加,主要考虑到想把几个主要的内容完成,不想把精力分散到小游戏中,宓叔给我的理由是让更多的人参加换书活动,可以让他们有更强的参与感,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主动的付出了努力:在群里纷纷表示在找合适的书跟写在扉页上的祝福语(口头承诺)。最后,参加换书活动的人数远远超过我们预估的人数(我们预期能有十对左右,结果最后将近40位朋友参加了这个环节)。
A2:
以前每天晚上儿子在睡觉前有看一集动画片的习惯,有时候我们自己事比较多,一集播放结束了,他还会接着看下一集,不太会自觉关电视,跟他多次沟通无果。
通过这次的拆书作业,我跟他说:“强,妈妈答应你,每天晚上给你看一集动画片,你能不能也答应妈妈就看一集,看完后自己区关掉,因为电视多看对眼睛不好。” 他答应了,并且确实做到了一集放完就自己去关掉电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