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参加此次骨干教师培训,谈骨干,我觉得自己差的还很远,之所以能来,可能源于学校近来教师忙,人员安排难以调整,故得此机会。
本次培训收获颇丰,再次激励自己向好老师看齐,所谓的好不是名流四方,亦不是显赫一时,只是问心无愧。教师就是一个平凡的职业,平凡到不起眼,就想网络调侃到:
一个教师去世后,和上帝喝茶。上帝问:“教师职业,很轻松,你还没有到退休年龄,怎么就死了?”教师好像遇到了知音,激动地说:“我亲爱的上帝,你知道教师有N种死法吗?”
“绩效工资骗死你;别人奖金吓死你;两基验收累死你;各种捐款捐死你;职称评定等死你;政治任务压死你;调皮学生气死你;野蛮家长打死你;房子车子想死你;造假资料抄死你;竞聘上岗玩死你;检查教案赶死你;教育改革累死你;假期培训忙死你;不涨工资穷死你;调动工作卡死你;光辉职业哄死你;一生操劳病死你。”
《教师是个好行业》 虽然下班晚,但是上班早啊!虽然不起眼,但是责任大啊!虽然奖金少,但是扣得多啊!虽然人员少,但是任务多啊!虽然福利薄,但是制度厚啊!找工作就应该找这样的:赚着屈指可数的工资,做着关系民族兴亡的事情! 拿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工作是高端大气上档次, 工资是低调奢华有内涵!
虽是段子手的杰作,却也是教师生活的真实写照。教师这样的职业虽然平凡,却也有它的幸福感,那就是面对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瞬间觉得自己关乎着一个孩子的未来。这样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容不得含糊,看着他们学有所成,那就是对老师最好的回报,也是幸福的增值。
三天来的培训,更让我意识到自己责任的重大,必须提升自我,多读书,才能对得起那些相信自己的眼睛,也无愧于这个角色。培训时间短,可能是浅尝辄止,但是在思想上却激起了涟漪,相信它已经开始潜移默化的带着我前进。
one day
第一天的授课教师是贺卫东老师和赵精兵老师。两位老师的讲课内容不同,带来的震慑也不同。贺老师的课像一条溪流,缓缓流淌,他主讲的内容是语文教师的核心素养养成。语文核心素养不只是一次听到,曾在部编本新教材的培训中,张小宁老师就讲过,提到教师应该关注的内容,再次听贺老师的讲授,对核心素养有了清晰的认识。素养就是素质养成的过程,是一个量变的过程,而语文的核心素养是由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品质、审美鉴赏与创造以及文化理解与传承四部分构成,如果这四部分的内容达到,那么语文课程也就落到实处。当然不是每一课都必须苦思冥想,将其一一呈现。这些内容的落实,也就是教学内容的传授,必须基于学生的层次,如果学生的水平只是基础知识与能力的掌握,那么过多探究文化理解,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进而影响他的学习力。例如《爱莲说》这课,从语言,思维,思想到文化的逐步教学,我记得自己当时教学只到第三层,把握君子的形象,体会作者淡泊名利,高雅的情怀,未想到莲花涉及到的文化层面,关乎佛教的象征,进而联系到周敦颐当时所处的环境和背景。所以讲课内容渗透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层次,考虑到学习的环境。语文教学过程注重美的享受,美是言文的合一,在诵读,书写,理解中不断增加对语言文字的感知,体会其中的魅力。
贺老师还提到的一点就是合作探究,当然我们也注意到合作探究时学生的一些质疑,但是教师在引导时,急于肯定或者否定学生的答案,未曾考虑到有些知识并没有唯一的答案,生活不同,理解不同,这也是思维的培养。例如“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对于这句诗就有不同的理解,我们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探究考证,而不是教师最终给出的答案。这使我想起了讲过的《三峡》,有人说郦道元到过三峡,也有人说他没有到过三峡,对于学生的争议,我只是提醒学生这不是我们本节的重点,不论他到没到过,这篇《三峡》都写的优美,生动形象的描述了三峡的景致,却忽略了学生的想法,应该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考证郦道元的生平,这样也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有助于文本的解读。
下午聆听了赵精兵老师的《潜能激活与现代教学艺术》,本来是下午,又看到此人外表温文尔雅,想着这堂课不会睡觉吧。没想到差不多四个小时的听课,未有一丝睡意,整堂课激情满满,不由得感慨这就是魅力吧。他说自己被称为“疯子”,我还在百度里搜索了一下,发现真是“疯子”教授。记得他当时一上课说了三句话:自己课上得怎么样,自己最清楚;学生不想听,还坚持讲完,确实厉害;学生厌学除了负担外,还与教法有关。当时我突然打了一个寒颤,是的,学生学不进去,有一部分也是老师的责任,是我们没有做到因材施教。接着赵老师阐述如何提升课堂教学效果:首先要有吸引力,学生课堂注意力下降,我们要找方法,学生由于外界冲击,思想在更新,我们必须也要更新,要和学生同时学习,共同进步,所以要多读书,拓宽自己的视野。读书不仅可以增加专业知识,还可以让学生有崇拜感,学生崇拜老师,对老师不排斥,也就有兴趣学习这门课程。其次课堂要有表现力,教学模式必须得更新,要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技术,可增加短视频,幽默笑话,老师亲身经历激起学生的共鸣,给学生以视觉的冲击,心灵的震撼,课堂也不会冷场。接着要有说服力,教师不是将教材复制粘贴到学生身上,而是备课时进行洗课,提取主要信息,备出简约,朴实,高效的内容,在讲解过程中要讲透,讲活,课本已经不是死板的内容,而是活着的知识,最终落实到成绩,必须讲会。最后教师的教态要具有感染力,课堂精神饱满,激情澎湃,并能将这种情绪传递给学生,课后积极反思,这也就是师德。
赵老师还强调课堂的创新,这就需要教学的艺术,讲课要出乎意料,出神入化,尽可能裸讲,达到炉火纯青。在创新的过程中不是刻意的所为,要灵活富有针对性,小步子快跑,将编导演集一身,进行微创新,而不是伪创新。创新还有创造性的继承发展传统文化,将教书育人落到实处,培养学生四心:善心,爱心,良心,孝心,这样不仅完成教学任务,还关注学生身心发展,也是语文教学的目的。赵老师课堂生动活泼,像一个活力四射的小青年,却未曾想到他已经56岁,一个人最主要的是心态,作为教师在各种压力的压制下,更学会适当放松情绪,锻炼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好的身心就是一种幸福。无须在乎外在的评价,要知道与众不同的背后,是无比寂寞的勤奋。
two day
今天的教学实践,同课异构甚是精彩。刚进入教室,看到年轻的面孔,我就在想,这么年轻已有如此的成就,佩服又期待。两位老师的授课,脑海中突然碰出一句,腹有诗书气自华当以点评,这才是女性该有的气质。
两位老师讲的都是七年级的课文郑振铎先生的《猫》。苗娟老师的内容主要以三次养猫的情感为主线进行贯穿。以可爱的小猫视频导入,进而自由朗读,概说文中猫的形象,并进行引导分析具体的字词,细节。接着老师设置了一个问题“如果把三次养猫拍成一部电影,谁是主角?谁是配角?配角可不可以去掉?”学生进行交流。为了感受作者对第三只猫的情感,设置了一个问题,跳读课文,标记出抒情议论的语语句,体会“我”的感情,从而板书呈现出阶梯状,体会作者的感情,合作探究文章的主旨:为什么一只猫的死,让作者的感情有如此的波动。最后教师引导小结,并拓展,展示巴金的《小狗包弟》,杨绛的《老王》自己《忏悔录》中的内容,启迪学生要关爱关心弱小。教师在整个环节中还渗透文章的写作手法,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就进行归纳,这样节省时间,避免传统教学中的一课时主要分析写作手法的枯燥,也有利于学生的把握。
黄琳老师上的《猫》,让人耳目一新,她以辩论的形式展开。一开始出示我三次对于养猫的经历感受,让学生跳读课文,找出文章作者养了几次猫,这些猫的样子。接着进行辩论,以爱猫和不够爱猫的观点将小组分成两方,根据文章中关于猫的外貌,性格,经历找关键词。一开始我想不够爱猫这方估计找不到理由,爱猫那方也就文章主要关键词进行分析,这样的辩论赛不好把控,可是结果出乎意料。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问题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他们不仅找出关键词,还能联系生活,想到父母对子女的爱,已经对文本进行了深的解读,教师恰到好处出示写作背景,进行深华,这篇课文是对人性的反思,人道主义的体现,启迪学生不宠溺,不娇惯,不臆断,生活中擦亮眼睛,看清事实,学会尊重别人,整节课堂在惊奇与掌声中度过。这就是理想的课堂,师生配合默契,教师完全是引导者,学生思维得以充分体现,当然不可避免的是这些学生宽阔的视野与惊人的理解力使得课堂熠熠生辉。
听完这两节课,我不禁在反省我们的课堂,究竟该如何妙趣横生,如何启发学生的思维,我想今后的备课要下功夫,好的准备是成功的一半,慢慢创新,改进教学方法,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需要今后的不断努力。
下午梁耘老师的课,从课堂的小策略,大道理进行解读。记忆尤深的是那一组组的统计数据,语文的成绩基于中间,没有过高,也没有过低,考究原因是语文死了,学习的功利化,理科成绩可能因为掌握某一定律而突飞猛进,但是语文却不然。这使语文处于尴尬的境遇,就像之前的一位老师所说,语文阵地都难以守住,我们一味追求语文成绩,却忽略了语文魅力。当然应试教育下的现状,我们无能为力,但最起码培养语文兴趣,多读书。而且要学会辨析,不要相信权威,通过今日对中考语文试题的解读,发现了很多漏洞,对语文试题的不严密性,也影响语文的教学。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要培养兴趣,兴趣是第一位老师,对语文有兴趣,才会愿意读书,愿意钻研,也就培养学生的品性。我们的课堂被考试笼罩,考试被命题压制,这需要所有人的努力,语文是语言文字的学习,承载着中国的魂,亦是中国文化的传承,只有实现语文梦,方可实现教育梦,最后实现中国梦!
three day
最后一天是榆林学院中文系教授贺智利的讲授《以路遥精神立德育人》。路遥是我喜欢的作家之一,不仅因为他是陕西作家,还因为他的作品在学习生活中带给我的启发。曾因为《平凡的世界》一度疯狂,不同时期的阅读,这部著作带给不同的感受。求学时,它是激励我前行的精神食粮,在那一个个夜深人静的时候鼓舞着我,因为孙少平的艰苦读书,让我更坚定自己的梦想,相信努力付出就会有回报。工作时,再次捧起这本书,我认识到平凡人在平凡的世界中亦有平凡的幸福。
路遥的人格和精神魅力,更多源于他对黄土地及其生活于其上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刻骨铭心的挚爱,对苦难的正确理解与超越。像艾青《我爱这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因为对陕北大地的热爱,即使这块土地未曾带给他美好的回忆,却是他创作的精神食粮,让他感恩这块土地。路遥能够正确的理解苦难,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苦难、挫折是对精神世界的考验,只有经受得住磨难,才能通向成功的大门。路遥正是生活的苦难使他思想开始成熟,精神得以成长,也就有了后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当下的青年人正是缺少这种精神的长成,遇到一点困惑,困难无法正确处理,采取极端的措施,造成无可挽回的局面。近几年来校园轻生事件频发,学生一旦受挫,就会选择自杀,有人因为教师收取手机,无法获得虚拟网络的享受自杀,有人因为失恋而轻生……这些孩子的心智太脆弱,仿若一张薄纸,轻触即碎。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路遥的精神,提高受挫的能力。
同时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我们都应该学习路遥存大气,成大器的英雄主义。所谓成大器者不拘小节,人应该大气,大度,宽容。对于老师来说不要为了评职称,升级投机取巧,职称、升级这些都是虚名浮利,高处不胜寒,金字塔顶只能容下一只麻雀的脚印,名利场上没有长青树,镁光灯不会总聚焦一个人的胜利。生命原本平淡,平凡才是人生的第一要义。没有职称,没有奖励,健康快乐地活着,坐看云卷云舒,笑看风霜雪雨,人生一世,天地间,我惟愿自由呼吸。老师,不要苛求自己。其实工作很简单,你只需对得起面前的学生;其实生活也很简单,不过是喜欢自己做的事,做快乐的自己。
大气于学生而言,就是心平气和,不会因为一点矛盾就和同学朋友大打出手,甚至不相往来,日常生活中应该学会宽容,宽容别人,也是宽容自己。记得之前班里两位学生,因为不小心的触碰,引咎出一系列的问题,互骂,动手,甚至伤及无辜,本来一句对不起,没关系就可以解决,偏偏置气将矛盾激化。一时的冲动可能没什么,但是长期以往下去会助长戾气,对以后得成长很不利,会影响今后的人际关系,影响为人处世。我们冲动时,想想后果,忍一忍,大气才可大器。
三天的培训结束,教学之路并未结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