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有这样一个情景:子贡问孔子:“有没有哪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 孔子回答:“那大概是‘恕’吧!”
人生的境界,不是你阅尽美景的满足,而是尝遍苦难的宽恕。
老子说:“大道之行,不责于人。”换句话说,就是真正善良的人,都懂得宽恕他人之过。我们生而为人,总会有这样的缺点,犯那样的错误,而给对方一个台阶下,给机会改正,才是一个人最大的善。
罗曼·罗兰说:“对人抱持一个‘恕’字,原谅别人的缺点,不去故意挑剔别人,这就可以获得一种自在的快乐。”
用善意宽恕了别人,阻止了他们的错误行为,更为自己创造了一个融洽的“和气生财”的环境,赢得了别人的尊重。
其实面对别人的恶意,每个人都有情绪,有的人就是能够觉察到自己的这股情绪,能控制这股情绪,在换位思考的帮助下,来应对他人的敌意。
这世间意难平的事情实在太多,如果你无法宽恕那些人,和他们斗久了,终会变得和他们一样,人世间没有任何理想,值得以这样的沉沦作为代价。
有人说,胸怀是被委屈撑大的,有人说时间是最好的良药,其实所有的宽恕,对于我们而言,不过是与善良的本性握手言和。懂别人辛苦 ,恕别人失误,不是成长的代价,它就是成长本身。
宫崎骏说:“只有阳光而无阴影,只有欢乐而无痛苦,那就不是人生。” 智慧的人生,不仅仅是自己身处阴影和痛苦的奋力超越,还有对此无力挽回的宽恕,那是一种面对现实的勇。
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这部电影中,最打动我的一幕是:派在遇难的过程中,由于饥饿难耐,开始捕捞新鲜的鱼,作为维持生命的食物。有一天,他捕捞上来一条,身体的颜色会随阳光的变化而变换的鱼,一会变蓝,一会变红,一会变绿......真的好美,在茫茫无期的漂流中,它犹如派心中那抹生命的希望。但是,派实在太饿了,他必须吃掉这条鱼。当他杀死这条鱼的时候,发生了让人伤感的一幕,前一分钟还动人无比的色彩,后一分钟就变成了毫无生气的灰色。派哭了,不住的对鱼说对不起,他很难过,这样一条美丽的生命,葬送在他的手中,这有悖于自己一直以来的教养。但是他很快就放下了这件事情,宽恕了自己,因为他还有更高的使命,就是让自己活着.这是派的智慧,他选择了对自己温柔,选择了活在当下。
如《半山文集》中说的:“来人间走一趟,除了自己的感受,什么都不会属于你。”面对错误,不宽恕自己,我们永远无法拥有更好的感受,每一天活在悔恨和痛苦蹉跎中,自艾自怜,自己活得痛苦,别人看着难受。
真正内心强大的人,都勇于承担和面对自己的过错。比起悔恨终身的痛苦,不如用行动和事实去证明,我可以翻盘自己的错误。宽恕自己错过了一次机会,但是上帝给你关上了一道门,就会给你开一扇窗,你只需努力准备好,迎接下一次的机遇;宽恕自己失去了一个爱人,之后把时间用在修炼自己,去让自己值得拥有更好的爱人;宽恕自己发了一次脾气,我们都是凡人,都有失控的时候,我们能做的就是记住这种感觉,并让它发生在下一次失控之前;宽恕自己经济的寒冬,人生海海,总是三起三落,虽然大富在天,但是小富还是在勤,总会一天比一天好的。
你之所以一直以来,觉得自己活得累,是自己不断心理上的自责,而没有行动上的改变。看一个人的智慧,不是看他春风得意时的笃定,而是他失败时,不灰心,不否定自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的继续耕耘。
明代思想家吕坤说:“ 恕心养到极处,只看得世间人都无罪过 。”无论是恕己还是恕人,唯有我们的内心,修养在那个高度,才能做到心甘情愿的接受和理解,别人和自己犯下的过失。“
心中有事世间小,心中无事一床宽。”把恕心养到极致,就是经常保持一颗无事的心,为它找到一个安顿之处,必能享受一份没有纷扰的清宁。
心安顿在哪里呢?安住在钱财上,它可能失去;安住在情感上,它可能变化;安住在荣誉上,它可能不长久。所以,心要安在成长之上。这个世界层层叠叠地向我们展开,唯有安住成长,才会让我们做到,这一刻不能宽恕的人,下一刻就会得到理解;这一刻不能接受的失误,下一刻就会自我原谅。
其实,人生真正的丰富,就是那一场化繁为简的旅行,开始不断为心做减法,消除狭隘、偏激、片面......
回归生命的从容,不争,不怨,有恕,有容。正所谓,择高处立,恕人;寻平处住,恕己; 向宽处行,恕心。
宽恕是人间最大的美德!

我是悦清,80后宝妈一枚,斜杠青年,心理咨询师,达令家运营管家及官方讲师,家庭教育讲师,亲子阅读推广人,这是我的第1023篇日记,记录生活点滴,没有什么天生就会,只有日复一日的天天坚持,我相信坚持更胜天赋!微信:30344613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