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葛镇叙事 | 报刊阅读

葛镇叙事 | 报刊阅读

作者: 文山与正 | 来源:发表于2018-09-05 19:58 被阅读9次

移动互联网媒介发达的今天,纸质媒体消亡的新闻层出不穷。报纸,渐渐远离视线,不为许多人所接触。

在大院里,工作日的8:30,投递员会按时按地的将一摞摞报纸,送到不同部门的窗台或门口。也并不同于印象中穿着绿色制服、骑着墨绿车子的中年大叔邮递员,新时代,取而代之的是年轻的“小伙儿”,当然,以95年的身份,这样称呼是要加引号的。

开始,我以为报纸投递无非几分报纸的简单汇总、投放。直到一天,发现文化站长收到的是文化期刊,领导看的是人民日报以及武装部长的国防报等等,并不同于办公室固定的中央、省、市党政期刊。很多时候的很多事情,或许都同于这个道理,不能跳出自我思维定式,以“我以为”加于看到的很多种情况,不能客观的认知某个人或某件事。

报纸的阅读,又往往是件潜功。一份报纸,被阅读了,才算实现了价值。现实中,大多数报纸和大多数人一样,默默无闻,很难将自己最大化发挥出来,最终原原版版去往回收站,结束被出版发行的“一生”。而真正去阅读,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合适的地点、沉静的心情、挑阅的眼光、快读的方法。从《新华每日电讯》中选取各省份的亮点报道,从《经济日报》中感知国内外经济发展动态,从《河南日报》中对照其他地市、定位我区,并能为诸热点事件而加以思考,从《我市日报》中查看同级、上级工作进展等等。每份报纸,有相同点,又各有千秋。翻阅之中,墨香扑鼻,眼光向远,思想飞跃,是一种享受,而非负担。

报纸又是固定的历史,一份报纸是特定历史的写照。报纸在每个人手上,每个人又在报纸里面。纸媒会逐渐减少,却永远不会消失殆尽。快节奏的时代,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份报纸,更是报纸带来的一份平静,一份沉淀,一份智慧,一份感动。

葛镇虽小,一份报纸却能连接起“我与世界”;人事平凡,一份报纸也能点亮思想的灵光;世风浮躁,一份报纸还能孕育内心的静气。小小一份报纸,却是一份情怀,一种坚持。

相关文章

  • 葛镇叙事 | 报刊阅读

    移动互联网媒介发达的今天,纸质媒体消亡的新闻层出不穷。报纸,渐渐远离视线,不为许多人所接触。 在大院里,工作日的8...

  • 葛镇叙事 | 报刊阅读

    移动互联网媒介发达的今天,纸质媒体消亡的新闻层出不穷。报纸,渐渐远离视线,不为许多人所接触。 在大院里,工作日的8...

  • 《葛镇叙事》

    五年乡镇一记录,不悔青春尽在书。

  • 葛镇叙事|情怀落地

    等待的日子,漫长也匆匆。基本走完所有流程,在儿童节十天以后,第一次迈进了院子。 那天的阳光很足,诺大的...

  • 葛镇叙事 | 办事用心

    毕竟在较为散漫的状态下,度过了半年多的时间。某些方面的敏锐度、灵活性、操作性都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适应与调整,自然...

  • 葛镇叙事 | 略说乡镇

    不觉已在乡里度过了半月,对于还没正式上场的运动选手而言,所有的锻炼都是热身。 从蚊子关到心理关,从识人关到材料关,...

  • 葛镇叙事 | 圣贤智慧

    曾文正公,“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可谓近代士人典范。余读《家书》已数月,每每翻阅,自有跨越时空...

  • 葛镇叙事 | 普通的人

    他们是普通人,普通的人又何止他们。 上下班乘坐城乡公交的时候,常遇到那位女司机,短头发,带了一副黑框眼镜,性格应该...

  • 葛镇叙事 | 遇见幸福干渠

    来也有段时间了,想到竟从未有过四处逛逛,遂决定午饭后不休,独自骑车去村里。 几公里的距离不算远,时间充裕,并无紧迫...

  • 葛镇叙事 | 衣食住行

    我是从洛阳回来的。偶尔可能是在上下班的路上,也可能是闲着发个呆的时候,会想起那么些事,那么些人。记忆与时间的博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葛镇叙事 | 报刊阅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wjz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