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安逸得过于空虚,想趁年纪还不老,也为了在自己的生命里不留遗憾,竟然突发奇想打算去考博。 年轻那会儿精力还算旺盛,去考研究生尚且需要十二分的努力,而这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事啦……
作为30+的中年妈妈,已经到了不容易一身轻的年纪,做任何决定都需要有更强有力的支持,否则,任何选择都走不远的。
有次,看稻盛和夫的《活着》,“作为人,何谓正确?”,这句短短的7字反问印象最为深刻。每遇困顿,刨除别人叽叽喳喳的外在评论,扪心自问,“何谓正确?”。
即使拼了老命通过考试,为了保质保量全日制上学,是要先办理辞职的,而且培训时间3–5年。也就是说,这几年几乎零收入。跟孩子一起入学,如果求学顺利,在他升小学的时候自己刚好可以同他一块儿毕业,虽然暂时缺失了他的童年,但是还有机会弥补他的少年时期。所以能让我忧心的仍是钱的问题,这些年的余钱全要搭进去了,对于我这个守财奴来说,也是十分有压力、很心塞的。
若暂时不折腾,会不会经不住岁月蹉跎,这个未尝的夙愿永远都像梦一样,挥不去又摸不着。在某些追求面前,盲目的傻乐呵就是自欺欺人。
岁月不饶人,如果你有能力和机会也不饶过岁月,为什么不做呢?
记得一位老教授这样给我解释岁月的残酷,年少求学时缺衣少穿社会也不安定,到了工作以后稍许安稳拼命优秀,却又赶上了许多运动,等社会和谐尊重知识的时候,他们却已接近退休年纪。全部的热血和奉献只能依靠退休后这些年的充实。所以,你吃饱穿暖,逢上社会和谐的大好时光,有什么理由不努力优秀?
毕业这些年,自己事业止步不前,疲于应付手头现有的琐事,多半原因,可能跟没搞清楚“活着”的意义有关。
活着,就是父母给你了一次体验生命丰富多彩的机会。生命,自有定数,在有限的生命里如何在一大张白纸上勾勒图画,全凭自觉和本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少不了与其他人分工和合作。
活着,首先要自己身体健康,力保生命线足够长,然后,需要跟爱人、孩子、亲人们协调好小家庭的运转,他们永远是坚强的后盾,再然后才是向前看、向外走。
很幸运的是,爱你的这些人都表示支持,甘愿被捆绑。
有意义地活着,岂不是更有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