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的氛围在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中逐渐拉满:伴随着王安石的“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家家户户贴上了春联,放眼望去,整个街道增添了一些喜庆。什么“龙吟国瑞千家喜,春暖花开万里香。”什么“龙飞凤舞迎新岁,燕语莺歌贺大年。”还有“龙族欢庆迎新春,瑞气盈门福满门。”2024年是甲辰年,是传统龙年,龙在中国有着特殊的意味,龙年也一般被认为是中国年,在龙年来临之际,祝愿各位亲朋好友龙行龘龘,前程朤朤,生活䲜䲜!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春联贴上了,饺子也包好了,你看那饺子,有三鲜馅的、牛肉馅的,还有猪肉大葱的,请问一下,你家饺子里现在还放一枚幸运币吗?这可是谁吃到谁就会幸运一年的呀!
大人每人做一道拿手菜,孩子们也加入到准备年夜饭的队伍之中,端盘子的端盘子,擦桌子的擦桌子。不大一会儿,在大家伙的共同努力下,年夜饭已经摆上了桌,爱喝口小酒的,把酒斟满,不喝酒的,饮料倒满。过年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给发的压岁钱系数收好,大家欢聚一堂,喜笑颜开,搬好小板凳,只等着年夜饭的最后一道大餐——春晚的到来。
春晚在中国大地已经举办了四十年,由原来的录播到现在的直播,由原来的单纯表演到现在的科技范十足,由原来的节目单一到现在的节目类型形式多样,由原来的直到演出时才知道有哪些节目到现在还没演出节目单已经在网上公布。春晚的发展见证着科技的发展、人民的幸福和国家的强大。虽然时代不同,春晚节目不同,人们对春晚的要求也在悄无声息的发生着变化,由原来的全家人围坐一团,聚精会神在电视上观看,到现在可以在手机上直接观看,或者是一些年轻人对春晚的兴趣不再像以前那么高涨。但是,平心而论,春晚在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心中的地位是任何形式的节目都不可替代的。
当然,春晚毕竟只是一档节目,可能或多或少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对春晚的吐槽也是此起彼伏,比如今年的魔术穿帮、小品没梗、相声包袱没达到效果等,但是老百姓还是那么的喜欢春晚。喜欢春晚,不是因为谁导演春晚,谁出演春晚,春晚都有什么节目,而是把她看做年夜饭必不可少的一道菜,把她当做过年团聚的一份寄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