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秋水-译文(1)

秋水-译文(1)

作者: 我以前是学渣 | 来源:发表于2019-02-21 19:56 被阅读0次

    秋天的雨水如约而至,水流都灌入黄河,这让黄河壮大了很多,大到黄河的两岸变得仿佛水中凸出房屋大小的土地一样不起眼.于是河伯非常自豪,认为这天下再没有什么比此时的河水更为壮丽.河伯他乘着水流向东行去,没想到却到了北海而不是东海,他向东望去,看不见水的尽头.于是河伯开始收回自己得意的表情,仰望着海神叹气道:"有句俗话说得好,听过上百条道理,便以为这世上已经没人能比得上自己了",这不就是在说我吗.并且我听有人说孔子并不是这世上最有学问的人,伯夷的行为也不是最高尚的,开始我还不信,今日亲眼看见你您的海水难以穷尽,要不是我到了您的门前,亲眼目睹了这些,那可就危险了,我余生可就成为那些真正博学多才之人的笑柄了.

    海神说:"不能跟井底的青蛙讨论大海,因为生存空间的限制,它没见过;不能跟夏天的虫子讨论冬天的冰,因为生存时间的原因,它见不到;不能跟孤陋寡闻的人讨论大道理,因为他没学过,认知不到.如今你走出了水岸, 看见了大海,知道了自己的孤陋寡闻,你也有资格和人讨论大道理了,天底下的水,没有哪个比海多,所有的河川之水都流到了海里,却填不满海,海水所归的地方海水从未停止泄漏,而这并没有让大海的水流干,四季之间,不论是干旱还是洪水都不会对大海造成影响,它的水流远远超过长江黄河,无法估量.但我并未因此而自豪,我的形状和气魄都源自于天地,我在天地之间,就好像一小块石头/一小块木屑在大山之中一样.正觉得自己渺小,又怎么会觉得自己壮阔呢! 进一步讲,四海在天地之间,不像石间的空隙存在于大湖中吗?再进一步讲,四海之内的中原,不像粮仓之中的一穗米吗?世间有万物,人是万物中的一种,人居住在这里,粮食在这里生长,舟车在这里通行,而一个人只是整个人群中的一员;一个人比起万物,不像马儿身上的一根毫毛的末梢吗?五帝所努力的,三王所争夺的,能人贤士所担忧和操劳的,都在这马体之上.伯夷辞让它让他换来的名声,孔子谈论它显得他知识渊博,他们因此而自豪,不像河水暴涨时的你吗?"

    河伯说:"这样吧,我就当天地最大,毫毛最小,可以吗?"

    海神说:"不可以.万物是无穷无尽的,时间的推移永无止境的.得与失的分配规律是变幻多端的,事物的开始与结束,原因也是多变的."拥有大智慧的人在分析是非原因的时不会局限于一种角度,因而体积小而不见得就是小,体积大也不见得就是大,这是因为能够获得的知识也是无数的,观察验证古往今来的各种情况,不会因为日子漫长而感到苦闷,不会因为被人吹捧而误入歧途,因为他知道时间不会为谁停留;观察事物有跌宕起伏的规律,不因为得到而过分欣喜,不因为失去而过分忧伤,因为他知道得失的分配规律是多变的;明白生死之间就如同一条没有阻碍的大道,所以不会因为活着而自以为是,死了而觉得是祸患加身,因为他知道事物的开始和结束不会是一成不变的.人所能获得的知识,怎么也没有未知的知识多;活着的时间也远远不如死掉的时间长;以及为有限的智慧去探索无穷无尽的领域,*必然会陷入迷惑与混乱而不是自得其道*.由此可见,你又怎么能够认为毫毛是最小?你又怎么能够认为天地是最大?

    暂时先译到这里,虽然官方已经有一套标准译文,但是我还是忍不住想自己译一下,到了

    > 是故迷乱而不能自得也.

    标准的译文是:

    > 所以内心迷乱而必然不能有所得!

    但是我设身处地的想了一想,人们从古到今不都是以自己有限的智慧去探索宇宙无限的奥秘吗?如果不能够有所得,人类社会怎么会得到发展,如果不能有所得,人们怎么会络绎不绝去做这件事?这样的解释是不合理的,事实上在探索未知事物的时候我们都会经历的阶段就是迷惑和混乱,会犯很多的错误,这是探索未知必须要付出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会有收获,所以收获是伴着迷惑与混乱的,而不是自动获得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秋水-译文(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wsm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