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冉之学,有高下浅深

作者: 037c26111bb7 | 来源:发表于2018-09-20 10:40 被阅读50次

12.2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仲弓问孔子何为“仁”,孔子答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朱子注曰:“敬以持己,恕以及物,则私意无所容而心德全矣”。

    朱子所注,点出一个“敬”与“恕”。“出门如见大宾”,只是在说一个“敬”字,孔门之学落在“敬”上,敬以直内,如孔子曰“修己以敬”。大程夫子曰:“吾作字甚敬,非是要字好,只此是学”。

    “使民如承大祭”,也在说一个“敬”字。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这个“敬”其实是合内外而贯通人我的。如何能使民如承大祭,从而把“敬”也立起来?孔子曰:“临之以庄则敬”。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这是从正面解说忠恕之道。正如孔子告诉子贡:“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从否定的角度再次解说忠恕之道。

    君子得位行道,以德化人,以善养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为效验。《大学》云:“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尚书·尧典》曰:“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

    朱子曰:“克己复礼,乾道也;主敬行恕,坤道也。颜、冉之学,其高下浅深,于此可见”。朱子认为,颜子与仲弓同样问仁,但颜、冉之学,有高下浅深,孔子的回答也有差别。

    仲弓问仁,孔子虽然落在“敬”上来解“仁”,但分一个“忠”与“恕”,有内外人我之分别,从义理上考察,不及万物一体之仁。从效验上说,“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无怨”义浅,不及“天下归仁”,犹如“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

    前一章,颜子问仁,孔子答曰:“克己复礼为仁”。“克己复礼”是求仁工夫,落在为己之学上,须点出一个“己”,所谓“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阳明先生曰:“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传习录》122条)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朱子认为这是说效验,其实是通过求仁工夫而全其万物一体之仁。须注意,孔子不说“天下归己”而说“天下归仁”(孟子曰:“天下大悦而将归己,视天下悦而归己,犹草芥也,惟舜为然”)。

     一旦有人我内外的界限,就没有全得仁体。“天下归仁”,此是《大学》所谓“明明德于天下”,已经贯通“明明德”与“亲民”,或者说,尽己之忠与推己之恕已经合二为一。

    大程子曰:“以己及物,仁也;推己及物,恕也”。“以己及物”,即孟子所谓“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成己”与“成物”只是一个工夫,内外通透、本末一贯。“推己及物”,《大学》所谓“诚于中,形于外”,工夫有一个内外本末,有先后次第,是一个不断涵养扩充的过程。

     颜子与仲弓同列孔门十哲之德行科,但在孔子看来,只有颜子一人好学,故颜子与仲弓问仁,孔子两次解“仁”,境界也有所不同。

     “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与前一章颜子所言相同,再如“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这说明,孔门之学是知行合一的,老师传授的道理,须在自家身心上付诸实践。

     阳明先生在《答罗整庵少宰书》中指出,“然世之讲学者有二:有讲之以身心者;有讲之以口耳者。讲之以口耳,揣摸测度,求之影响者也;讲之以身心,行著习察,实有诸己者也,知此则知孔门之学矣”。

相关文章

  • 颜、冉之学,有高下浅深

    12.2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

  • 忙忙说

    颜浅,颜浅之,颜牧之

  • 难忘师恩

    难忘师恩——记六年(十班)班主任 于德平 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袁宏道 (六载恩深,作为学生家长,千...

  • 上比与下比

    古来的圣哲教人“见贤思齐”,何尝不主张“往上比”,不过往上比的是精神、品德、学问,这方面的浅深高下,自己不该不明白...

  • 《大唐女法医》冉颜选择萧颂告诉女孩什么

    电视剧《大唐女法医》中,萧颂、苏伏和桑辰都喜欢冉颜,但冉颜选择了萧颂,这说明了什么? 冉颜的选择其实告诉女孩一定的...

  • 《论语》先进篇第十一(三)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译文】 德行好的有:颜...

  • 儒家人物4--孔子弟子间的“人物关系”

    1、父子关系 冉雍和冉季(冉雍次子)、冉求和冉孺(冉求次子)、颜路和颜回、曾点和曾参、 2、兄弟关系 冉氏三兄弟:...

  • 诗经|国风·邶风·匏有苦叶

    匏(páo)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qì)。 葫芦瓜有苦味叶,济水边有深渡口。深就连衣涉水,浅就提起下衣...

  • 哲学日日谈·儒家是讲什么的?

    一、 中华民族第一大学派,为什么?非关高下,只是功能,百姓日用之所需。 二、 重点是人格教育之学、道德教育之学。 ...

  • 祭君诗

    枯颜憔悴柳清明,泥犁空悲渺芳魂。 流水今朝镜影浅,梦君昨日泪痕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颜、冉之学,有高下浅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wug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