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看1000篇攻略不如先想清楚这7点
宣讲会、简历、面试,相当于是很多大四学生最近状态的关键词,大家都在疯狂下载各类笔经面经,但是,扪心自问,看完后,你除了对接下来的面试有点把握,你对自己3年甚至5年后会过上什么样的生活,有把握吗?
可能,有的同学属于今朝有酒今朝醉,OK,那你自动忽略职前菌接下来说的几点即可。
考研还是找工作?
职前菌观察很多大学生考研无外乎3个原因:
为了更好的找工作;
这类同学对自己有清晰&明确的职业规划,自己的专业需要硕士学历加持或者直接换个专业考研究生,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就业。
为了暂时不找工作;
这类同学打着研究生更好找工作的幌子,堂而皇之的可以躲避秋招的压力,可以暂时不用考虑毕业后的去向和迷茫。
为了自己考研的情怀;
职前菌发现真的会有一部分人是喜欢读书,对于他们而言,考取研究生,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种情怀。
那么,在考研这个问题上,我们该如何看待?
职前菌的建议:
如果你是科研类型的专业,可以考研;
如果你有把握考到双一流高校的研究生,可以考研;
如果你未来就业的岗位上,明确的写着需要研究生学历,那么可以考研。
其他情况,职前菌都不建议大家考研。
原因很简单:
一个应届生,不论是本科还是硕士,相对来说,都是缺乏职场实操经验的,企业很难一下就把你安排在一个高管的位置。而基层的职位,多半是本科生就足矣胜任的。
试想一下,你三年读研结束后,和同年毕业的本科生去参加宣讲会投简历,对于企业而言,你有什么优势?硕士学历?
这份工作本科生完全可以胜任。
反而你,真的能坦然接受自己读研3年,成本10W+,毕业后却和小3岁的本科生拿同样的工资吗?
再回头看看自己当年本科的同学,已经积累了2-3年的工作经验,有点悟性的,已经混到了小主管,工资可能比你现在高一倍。
其二,如果真的有招聘简章上写着需要研究生学历,但企业还有一句潜台词没有写,就是需要名校研究生学历
(不要说职前菌就业歧视,市场就是这么现实,不要抱怨不公平,真的没了这个筛选标准,人家学霸和HR还觉得不公平呢)
所以,读研就有好未来?你真的还这么认为吗?
我该去一线城市还是去二三线城市?
在这个问题上,职前菌的建议是:
如果你能很顺利的在一线城市找到一份和自己专业相关,或者自己准备长期从事的行业,OK,奋斗在一线城市是个不错的选择;
如果不能,那么,不妨去一下其他城市,注意这个其他城市,还是需要和你的发展方向比较匹配。
当然,如果你的专业方向在一线城市是最顶尖的,那么,职前菌也鼓励你毕业后先去一线城市发展1-2年的时间,然后回到二三线压力没有那么大的城市,作为“行业精英”,也未尝不可。
或者,在二三线城市让自己的专业人脉资源都达到“一线”的水平,也绝对是有可能被猎头以很好的价格挖到一线城市的。而且,这个时候,你在和企业的谈薪中,绝对可以占到主导地位。
所以,是蜗居在北上广深,还是在二线城市生活,考量的出发点,还是应该基于这个城市带给自己的机会,是否利于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诚然,北上广深就业机会多,但是竞争也大,街上一喊,可能10个人有6个人是硕士,3个人是博士,还有1个是本科生。(这也是造成很多本科生考研的一个社会原因)
很多211毕业的学生,由于缺乏职业规划,胡乱找了一个看起来规模还不错的企业,做着和自己专业不匹配的工作,憧憬着过几年自己也可以在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安家。
然而,最后总是被现实啪啪啪打脸。
日复一日的工作几年后,你会发现自己当年的同学,留在诸如武汉成都这种正在崛起的城市,早已混到了某家企业中高层。30岁的他们,老婆孩子热炕头,30岁的你,只能靠买彩票让自己的安家梦晚点醒来,甚至还房贷都是让你羡慕的状态。
如果专业课和求职时间发生冲突,怎么办?
这个问题就很简单了。
在不影响拿毕业证、不和老师把关系闹僵的前提下,以找工作为主。此理论同样适用于实习。
WHY?
因为找工作直接决定了你的未来,而学校和专业课与你的关系都会随着毕业结束(此处结束不包括你对学校的感情,仅指物理意义上的结束),学校不能对你的未来负责。而能让你在职场发展的更好的是你的起点、你的奋斗。
所以,这个起点(第一份工作)有多重要,就不言而喻了。
当专业课和求职时间真的发生冲突,提供几个解决办法:
1、 宣讲会,尽可能参加线上的;
2、 双选会,提前了解企业,有选择的参加;
3、 简历面试的准备,在课余时间安排好;
4、 如果面试的时间和课程发生冲突,说服老师,注意是私下,私下,私下,不要在公众场合挑战老师的权威;软磨硬泡,一般老师都是会同意的。当然这也需要你平时在老师那留有较好的印象,并且这种次数也不要太多。
总之,在有课程,并且学校管理比较严的时候,就得有选择性的面试求职了,不要广撒网,不要在一些不必要的企业上浪费时间和精力。
(未完待续)
下期职前菌将继续为你分析
跨专业求职好吗?
如何躲开管培生的“坑”?
offer上的薪资有什么学问?
如果错过了秋招,怎么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