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寒冬里,期待与你不期而遇。在学术的征程里,这只是刚开始,给大家分享一些我认为比较好的东西,加油~~
![](https://img.haomeiwen.com/i1825445/4d1a3735f8f217e3.jpg)
【一】
搞研究或者是做工作,思维方式十分重要,如果思维方式正确,则事半功倍,否则是干处力不出活。我简单归纳一下,有这样几点是我们的误区,也是人们的习惯,并且感觉自然而舒服的:
(1)抱怨,归责于外界和他人,是责任追究而不是寻找出路;
(2)不善于换位思考,没有追求双赢前提,竞争是合作不是对立,不是成王败寇;
(3)片面、直线和简单思维而不是系统、全面和复杂思维,谈到复杂,我认为思考追求复杂,结论追求简单;
(4)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甚至是对立,形而上或者是形而下,而不是辩证。
——赵大良《闲谈编辑研究或者叫论文写作》
(作者系《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副主编 ,本文摘自作者博客)
【二】
一、对审稿人的意见理解不透,修改不彻底或不是要求的修改;
二、修改的不认真,认为自己的表述很明白了,甚至认为专家吗,连这都不明白!
三、修改了也不错,但是让审稿人比较难以找到,不仔细阅读很难看的出“修改和不修改”的区别;
四、不同意审稿意见,但答辩有不认真,有时认为是常识,“蔑视”专家的意见。
不管专家的意见是否正确,但是专家的意见对稿件的录用与否起到关键的作用,我们不能带有抵触情绪来回答,只能是“耐心解释”,否则结果只能对作者不利。
——赵大良《稿件修改说明的重要性》
(作者系《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副主编 ,本文摘自作者博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