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这一二年,开始对节气变的敏感。在北京的两年,整个冬天都会失眠,但到了立春立刻感觉到生物钟又正常了,我对朋友说可能是上了年纪,身体对外界的抵抗力变弱了,所以身体的状态会随着季节变化,说着,摸了摸自己的头发又感到一阵淡淡的忧伤。我想不光是身体对外界的变化变得敏感,这一二年,也开始关注惊蛰的雷声和蛙声、春分的日照长度、清明和谷雨的雨水。。。
2018年6月18,我到了新沟,从成都出发的第二天,遇到新歌、力哥和阿汤哥的第二天,装B小分队正式组队的第一天。其实我也不知道我们的队伍为什么要起这个名字,不过后来力哥不止一次的跟我说,他第一次遇见我的时候就是感觉这人好装B,因为我在他后面骑了一会然后和他说了一句“我先走了”,就把他给超了,哈哈哈。其实,我是受不了他的链条卡塔卡塔的声音,不过我并没有和他提起这个原因,只是在后来一路跟在他后面一直骑到了拉萨。还有阿汤哥的小辫子,装B,力哥的车,卡塔卡塔响个不停可是就是不修,装B,还有新哥,想不想出来哪里装B了,反正就是装B。。。
装B小分队成员,左起,新哥,阿汤哥,力哥,广西哥(很遗憾,广西哥没能入选,貌似就前两天遇到了,本来还说一起组队,后来我们以为他被我们远远落在了身后,谁知道早就搭车到拉萨了)当我把他们超了之后,我以为我再也见不到他们了,因为我觉得我已经习惯一个人走了,谁知道前面到了一个分岔路口,我就停下来查地图,之后新哥先到了,笑着问我该怎么走,我说我还在查,之后力哥也到了,叼也没叼我一下就过去了,还回头对新哥说,很明显要右转的啦,哈哈哈。
雅安的标志性建筑,318上的第一个地标。人和人之间的缘分真的好奇妙,有的人你以为以后一定会再见可是却再也不会再见,有的人你以为以后不会再见却会陪你走过一段很漫长的旅行,我想这也是旅行的奇妙之处吧。如果当时没有那个路口,我会一路猛蹬下去,然后我会和他们住在不同的旅馆,第二天我起床出发的时候他们应该还在睡觉,而且我也会比较赶路,这样我会一直在他们的前面,我可能会比他们早两三天到拉萨,在后来的回忆中,他们不过是我遇到的三个路人。可人生的奇妙就在于存在很多个路口,它会给你选择的机会,也会给你机会,让你等待那些值得等待的人。
好幸运,后来我们没有成为各自的路人。后来,我们住在了同一间旅店,我们不同时间起床但我们相同时间出发,我们一起攀爬高峰,我们一起泡了温泉,我们一起调侃路上遇到的几个稀有的妹子,我们一起(此处略去N个字)。。。
雅安旅馆的壁画,后来我也一直在思索,你辜负了谁?谁辜负了你?你点燃了谁?谁点燃了你?你找到答案了吗?雅安,雅雨,雅鱼,雅女,给我留下印象的还有一条江的名字,“青衣江”,听到这个名字想到的不是一条江而是一幅山水画,我一直以为只有江南才会有这么文雅的江名,后来才知道四川是中国文化底蕴最深厚的省份,只有这种地方才酿得出最醇香的酒,只有这种地方才能出现最伟大的诗人。
青衣江 历史遗留下的石碑,据说是为了纪念318公路建设,但由于历史原因上面的内容已经被破坏了。 石碑另一面 飞仙关隧道 紫石关第二天,一路沿青衣江向上,钻了几个隧道,过了几道桥,过了飞仙关,又过紫石关,下午到了新沟。
我们找到客栈,收拾了东西下楼吃饭,发现已经有一批人已经开始边吃边吹牛逼了,他们说是河北人,我没说我也是河北人,我担心他们拉上我一起吹,因为我觉得还是听力哥和阿汤哥讲黄色段子会比较舒服一点。
我们坐下了,他们点了好多菜,还点了啤酒,力哥说,今天过节,我们好好造一下,还有明天过后就是高原了,喝酒这事就要慎重一些了(事实证明确实慎重了一下就忘了慎重这个事了)。再后来老板娘拿出了粽子给大家吃,我才知道原来今天是端午节。
那天晚上我们讲了好多荤段子,包括阿汤哥是怎样给别人当备胎的,力哥的同学时如何单枪匹马从最后一排杀到第一排的,而且每个人都必须说自己是几岁开始和五姑娘交朋友的,还必须说出是怎样开始的,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新哥应该是最早的,如果我记错了的话那就是别人,反正我是最晚的,这时我才知道,原来我如此单纯,或者说是晚熟。整个晚上我都在笑,甚至眼泪都笑的从眼睛里流出来,人生大概难得如此畅快,如此无忌,因为我们来自五湖四海,如果不是我们都向往着远方,向往着自由自在,大概我们永远不会走在一起。
那天的粽子并没有什么特别,只是最普通的红枣糯米粽,可对于我们却有别样的意义。
老板娘赠的粽子,原味。关于粽子最初的记忆就是糯米,红枣,对于我最不能忘怀的是那股淡淡的芦苇叶的清香。小时候的记忆变得好模糊,只记得老家到处都是池塘,那时候最不缺的就是芦苇叶,夏天无聊的时候就会采上几片,用手卷一卷然后随手捡一节小树枝插上固定起来就做成了一个小喇叭,放在嘴里呜呜呜一直吹个不停,直到喇叭变得松散了,音色也变了,才随手丢开,再另做一个更响的,后来技艺越来越高超,小喇叭变成了大喇叭,甚至会卷出好几个不同直径的来,最后连接在一起组成超大的喇叭,这样声音就更大也更加低沉了,再后来我就长大了。。。在老家粽子并不读作“粽子”而是“赠子”,我想也有赠送别人的意思吧,估计是因为比较费事吧,一次就要做一锅,做完就会送给亲朋,谁来家里也会拿几个让别人吃,那时候的邻里关系也也因为小小的粽子变得亲近了。
在北方,端午节我倒觉得不如叫粽子节,因为既没有赛龙舟也没有雄黄酒更没有白娘子,只有红枣糯米粽子。不过,记忆中包粽子也并不只限于端午,糯米和红枣赶集都能买到,只要有苇叶就能包,所以整个夏天这种条件都是具备的,完全是看人的心情和当时的天气合不合适,估计没有人愿意刚吵完架去包粽子,估计没有人愿意顶着烈日或者冒着暴雨去池塘边采苇叶。所以那一定是一个微风的清晨,妈妈站在一片苇丛中,细心打量着周围的苇叶,挑选那些大小长短都适中的,然后用手按住整片苇叶的根部向下一拉,苇叶就连着一点叶梗完整的到了妈妈的手上,然后再一片一片的摞好,当然我和姐姐也会跟着去采,但采的大部分都是不合格的,不是太小太嫩就是不完整,因为只有妈妈才能掌握刚好的力道,我们的力道通常是不均匀的,一般苇叶都会从中裂开。大概要到妈妈两只手都再拿不下苇叶了,我们就把苇叶拿回家洗一洗准备开始包了。糯米是提起一晚泡好的,如果担心糯米太粘也可以加一些稻米,包粽子通常是好几个人一起完成的,有时候是来做客的亲戚有时候是串门的邻里,姐姐们和我有时也会参加,但我包的大概都会漏米,然后妈妈还得再加上一层,大家围着装米的盆子,大人们熟练的将苇叶一卷就像我卷喇叭一样,不过是卷成锥形的,敞口的,能装米的容器,然后一只手握住苇叶,另一只手去捞米,直到把苇叶做的容器装满,然后再把多余的米划到盆里,米和容器的边沿齐平就刚刚好,然后用余下的苇叶封口,再绕一圈,使它更加严密,最后用一根棉绳,五花大绑,结结实实的一个粽子就做好了,哈哈哈,好像忘了放红枣了,再添米的过程中也要添一些红枣,往往最开始要放一颗,中间放一颗,最后再放一两颗,这样第一口吃到的就是甜甜的,后来就是平淡米然后又是甜的然后又是米,就这样平平淡淡甜甜蜜蜜交相辉映才有乐趣,当然有时候聊天分了神也会包一颗纯米的粽子,整个粽子只有糯米的平淡和苇叶的淡香,我想这也是人生该有的一种滋味吧。
后来长大了,搬家,住校,上大学,远行,离开老家越来越远,家人相聚的时间也越来越少,越是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越是会思索,什么故乡?什么是他乡?哪里是远方?远方有多远?当手里拿着老板娘给的粽子的时候才明白,那个我出发的地方不就是故乡吗?我现在所处的地方不就是他乡吗?那个时常在梦中想起的地方不就是远方吗?远方也许远到你永远都不能到达,故乡也许就像苇叶的淡香只能回味。。。
一直想写关于318的回忆,却一直不知从何写起,总是担心开始的太草率,担心勾起太多的伤感,但还是忍不住要开始写了,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