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趣谈儿哲】003・为什么有些孩子总是不合群,造成他人的困扰?

【趣谈儿哲】003・为什么有些孩子总是不合群,造成他人的困扰?

作者: 高浩容 | 来源:发表于2022-07-06 08:17 被阅读0次

    游戏

    观察孩子的一个重要场域,就是看孩子在和其他孩子一起游戏时,他的行为表现。

    对孩子而言,游戏本身既是在玩,也是在社交。既是在学习使用自己的身体,也在学习操作器具。既是在创造新的事物,也在熟悉规则的意义。

    并且在游戏中,孩子和大人不同,他们很容易释放他们的想像力,在他们看来,游戏中所设想的场景、人物和故事情节都是真实的。

    当一个孩子想像在玩「警察捉小偷」,大家都会认真扮演这个角色。

    扮演警察的孩子,他的坚毅和勇敢,展现出他对警察角色的认同,同时他也对自己身为警察的责任引以为傲。

    相反地,扮演小偷的孩子,他们会尽可能的给小伙伴制造麻烦,当他们躲起来时,会真的因为害怕被抓,紧张的直冒冷汗。

    正是在孩子全心投入在游戏中的状态,使得我们可以观察到他们因为稚嫩,不经意间脱下人格面具的行为,通过行为洞察其真实的意图和困扰。

    捣蛋

    有的孩子是群体中的「捣蛋鬼」,一开始承诺要和其他成员一起遵守团体规则,最后他总是第一个打破规则。

    比如踢足球的时候,大家说好只能用脚踢,但玩到一个阶段,他会一时兴起用手拿球。

    刚开始,其他孩子口头上轻微制止,但这非但不会让他守规矩,他反而会开始故意这么做,甚至当其他孩子的口吻开始激动,他也跟着来劲。

    这时,其他孩子会表达出更大的不满,可能与之发生直接冲突,或者选择离开球场。无论其他孩子的选择是什么,捣蛋鬼都「成功」了!他成为游戏场上改变团体的主要动力,成为某种意义上的目光焦点。

    这时,对捣蛋鬼的后续观察显得格为重要。

    有些捣蛋鬼尽管还在继续捣蛋,但他的表情显现出他对其他孩子的关注,他打打闹闹之馀,他很重视其他孩子的表达。比如当你问他感受,他会说:「哼!大家都不跟我玩,那我就让他们也不能玩!」

    但有的捣蛋鬼,他并不在乎其他人的存在,他不想成为目光焦点,也不想通过这种方式和他人连结,他只是想要发泄情绪,或者在他眼中其他孩子都异化为草石般的事物。

    对于后者这样的捣蛋鬼,需要大人给予一些适当的关注,以了解他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自我

    从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rik Erikson)提出个人成长的「心理发展八阶段论」。

    人在成长的不同阶段,各有需要完成的任务,如果该阶段的任务没有完成,那么该任务就会延续到成长其他阶段,继续有待个体加以处理。

    以我们谈到的孩子来说,学龄前他们要克服的四个重要课题都和「信任」有关。

    第一阶段、即使面对环境的不确定性,依旧信任自己的信念会实现。

    第二阶段、在面对羞愧与他人的指责时,仍能坚信自己有主动选择的权力。

    第三阶段、走出对他人的全然依赖,包括他人的目光,进而坚信自己有勇气走出自己的道路。

    第四阶段、相信自己的努力能改变既有的处境,通过感受努力的成果获得真正的自信。

    这四个阶段横跨婴儿期到青少年之前的时期,四阶段都和自我有关,但不要忘了这个自我始终是「关系中的自我」。

    自我成长不是摆脱他人,摆脱关系,好像自己要活得像颗谁也管不着的顽石。

    相反的,真正的自我是能够在与他人的关系中能既倾听与关怀他人,也能把握自我且愿意在必要时与之冲突的「自在」状态。

    如果自我靠近他人就会迷失,那么这个自我显然并不稳固。

    关注

    当我们观察到孩群中出现捣蛋鬼,往往会让大人感到苦恼。

    这时我们可以试着去关心这位捣蛋鬼,但这个关心不是无条件的关心,因为如果我们给予过度的关注,这会养坏捣蛋鬼发展自我的胃口。

    回到前面提到的四个阶段,捣蛋鬼的问题是「信任」的课题,当一个人缺乏对环境的信任,对自己的信任,对他人的信任,对未来的信任,那么他自然不觉得有必要去遵守任何规则,去在意任何当下发生的一切。

    当这个情况出现,大人可以这么做:

    第一、不要忽视捣蛋鬼的存在

    可以把他拉到一旁,告诉捣蛋鬼在你刚刚的观察中,他做了些什么。让他知道他被看见了,他是被在乎的。

    第二、引导捣蛋鬼观察其他孩子

    让他看看其他孩子的表情,感受其他孩子的情绪。试着引起捣蛋鬼的共情,让他意识到他有受伤的感受,其他人也有。这才是他们不跟他玩的原因,不是因为他这个人,而是因为他做的事情。

    第三、和捣蛋鬼做出约定

    约定要把握约定的内容「具体」、难度「适中」,且能给予相关「后果」的原则。具体,孩子才知道该怎么遵守,难度适中,才不会让他因为太难而放弃,另外有一些奖励性质做为代价,更能鼓励孩子。

    信任

    在心理团体中,也会出现「捣蛋鬼」。他们喜欢破坏规则,或者无视其他人共同维持的团体氛围。

    有时其他成员会因为担心破坏团体的和谐,选择隐忍,但即使捣蛋鬼是成年人,某种角度我们也不能以成年人看待他,因为他的表现可能呈现的是他儿童阶段未处理的自我课题。

    捣蛋鬼的表现可能影响他在团体之外的生活,团体的成员若是能指出这部分,包括把握前述的三个原则,去提醒他,试着让他有机会练习学会信任,很有可能改变这位成员的人生。

    回到孩子身上,如果大人能把握机会,也许世上会少一位正在长大的捣蛋鬼,同时减少一位始终长不大的捣蛋鬼。


    作者:高浩容。哲学博士,前台湾哲学咨商学会监事。著有《小脑袋装的大哲学》、《写给孩子的哲学思维启蒙书》等著作。公众号:"容我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趣谈儿哲】003・为什么有些孩子总是不合群,造成他人的困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wwe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