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有一个名词火了,那就是佛系。一时之间,佛系青年,佛系少女,佛系学生……各种佛系都出来了。其实早在上个世纪,佛系人士的形象就已经出现了,加缪《局外人》中的默尔索就是其中的代表。
什么叫佛系?就是一种怎么都行、不大走心、看淡一切的活法和生活方式。
和默尔索何其相似。你和我做朋友也行,不做朋友也许;我和你结婚也行,不结婚也行;你想这样可以,你想那样也无所谓……总而言之,你们开心就好,我都可以。
不是看破了红尘,是一直在红尘之外,所谓的佛系不过是因为,是个局外人。
所有的感触都接近麻木,再也没有太多的情绪和情感可以挥霍。爱和恨,都没有,就是生死,似乎也没什么好在乎的。
不会有什么敌人,但也注定没什么朋友;活的不会压抑,但也难以放纵。
佛系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自我感觉是一个佛系少女,呸,佛系青年。作为一个佛系青年,我感觉就是,很多事很多人,难以走心。
游戏输了——那就输了吧,没钱了——那就省点吧,和领导怼——无所谓,大不了换工作,很生气——歇会儿就好了,喜欢的人有对象了——那就祝你幸福吧……
什么都是不在乎不在意,一切随缘。
佛是超越的,在红尘之中又在红尘之外,因为佛是要摒弃七情六欲的。局外人同样如此,他不关心不期望不失落,是因为他是在红尘之外的。
默尔索有情吗?如果有的话那就不会对母亲的死都无动于衷了,如果有的话就不会对玛丽那么随便了,如果有的话,在死亡来临之前应该是极度恐惧的。
他没有情。他就像机器一样的活着。人生无趣,味同嚼蜡,一成不变的风景,令人疲惫的社交,大家忙碌的生活着,却不知是为了什么。
多少人活着却如同死去。默尔索看到了,他以一种漠然的态度观看着,所以他感到无聊。但是也就到这一步了,他没办法去改变社会,他也无法去迎合社会。
他死了。
因为没有配合社会演一出好戏。他只是一个局外人,他不会演戏。
人身在局中不得出,是煎熬,身在局外不得入,是无聊。在无聊和煎熬之中,会有一个平衡点。
但是,突然间不想煎熬了,宁愿无聊也不想煎熬了。为什么佛系?因为不知道求什么,只能求空。为什么宁做局外人?因为进去了也不知道干什么,只能在外。
眼前的苟且已经很多了,而人生本就艰难,没有再费尽心思的力气了。
任何的人际交往,都会让我觉得累。不喜欢将就别人,也不喜欢别人将就我,还是佛系一些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