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时代,文言文是我最不喜欢的。一是当时年龄小,加上没有解释,二是老师讲课也没有吸引力,所以到现在《论语》我也没有阅读过。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慢慢发现很多的经典、人生哲理都源于前人的著作。自从喜欢上了每天的坚持阅读学习后,很多时候就想把自己喜欢的著名的历史书籍看看。暑假就开始阅读《三国演义》、《王阳明》,翻开书似乎还是很多不知其意,我就下载喜马拉雅先尝试着听,在听中大致了解其意,再阅读纸质时就深入其中,这个方法对我的阅读带来了方便,收益颇丰。
今天开始听《论语》朗读与讲解学而第一,聆听一遍不过瘾,连听了三遍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这三句话。 儿时的学习浮于表面,今天聆听懂得学而时习之重点,了解知道什么叫做学问。至于学问,哪怕不认识一个字,也有可能有学问的,做人好,做事好,绝对的好,绝对的对,这就是学问。过去道家所谓的真人是指学问,道德到了家的人。达到做人道德的最高标准,发挥了人的最高成就,在道家就称之为真人。孔子认为,这就是学,就是学而之人。那么学问从哪里来的?
学问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识。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从做人做事上去体会的。这个修养不只是在书本上的念,随时随地的生活,都是我们的书本,都是我们的教训。所以孔子在后面说观过而知人。我们看见人家犯了这个错误,自己也反省,我不要犯这个错误。这就是学问,学问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他这个研究方法随时随地要有思想,随时随地要见习,随时随地要有体验,要能够反省,这就是学问。
开始做反省时也不容易的,但慢慢有了进步,自然会有慧心的兴趣。就会不亦乐乎,高兴有这个经验。比如同学们在做一件错误的事情,我会真心谈话,劝他不可以做啊,但他答应的挺好,背后坚决不改,我知道教育不是万能的,我心里当然很难过,最后证明下来,果然我说得对,固然就替他惋惜。从这些事情上对于自己认识的道理,也会更进一步得到慧心的微笑。
说,不是哈哈大笑,说者慧心的微笑,有德于心。
因此,为学问而学问,就准备着一生寂寞。我一看孔子就晓得他一生是很寂寞的,他没有积极去求富贵。所以做学问要不怕寂寞,不怕凄凉,要有这个精神,这个态度才可以谈做学问。虽然做学问可能一辈子都没有人了解,但是孔子说,只要有学问,自然有自己。
因此,他接着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个人在为天下国家千秋后代思想着眼的时候,正是他寂寞凄凉的时候,有一个知己来了,那是非常高兴的事情,而且有朋自远方来的远字不一定是远方,外国来的说外国来几个人学中国文化我们就乐了吗?那是为了外汇多赚几千吧。论语不是这个意思。他这个远字是形容知己之难得。我们有句老话,人生得一知己,死而无憾。
任何一个人做了一辈子人,包括你的太太儿女父母在内,可不一定是你的知己。所以,人能得一知己,可以死而无憾。一个人哪怕轰轰烈烈做了一辈子,不见得能得一知己,完全了解你,尤其做学问的人更是如此。所以第二句话,跟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你不要怕,没有人知道,慢慢就有人知道这个人在远方。
这个远不一定是空间地区的远。孔子的学问是500年以后到汉武帝的时候才兴起。才大大的抬头。董仲舒弘扬孔学,司马迁撰史记,非常赞扬孔子。这个时间隔的有多远?这500年来是非常寂寞的,这样就懂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了。
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愠这个问题很重要怨天尤人这四个字我们都知道,任何人碰到艰难困苦,遭遇了打击就骂别人,对不起自己,不帮自己的忙或者如何如何,这是一般人的心理,严重的连对天都抱怨。而原意就包括了怨天尤人。
人能够真正做到为学问而学问。不怨天不尤人,就反问自己,为什么我站不起来。为什么我没有达到这个目的?使自己的学问修养做法种种问题。自己痛切反省自己,内心里并不蕴藏怨天尤人的念头。再说,连贯这三句话的记忆来说明,读书做学问修养,自始至终无非要先能自得其乐。然后才能后天下之乐而乐。所以这三句话的重点在中间的一句不亦乐乎。
如何是与人乐乐,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如何是众乐乐曰,此中空洞原无物,何止容卿数百人。从此胸襟,由此气度,也自然可以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否则,知识越多,地位越高,既不能忘形得意,也不能忘形失意,那边成为直到天门最高处,不能容物其容身了。
聆听三遍,渐入佳境,继续坚持,达到学而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