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或许知道复利效应。
它可以缩减成这样一个数式(1+r)^n,如果应用在个人的成长上,可以理解为,其中的1是你的起点,r是你每天进步的数值,n是经过的时间。只要保证r是大于等于0的,积累的时间越长,复利效应带来的成长效果就会越明显。
可问题的难点在于,大家身为臣妾,都做不到。
保持每天的r为正数是件很累人的事情,不到万不得已,不到生活所迫,实在是太难做到了。这是人的惰性,只要还过得去,就不会追求更好的。
毕竟60分就及格了,及格就够用的情况下,干嘛还辛苦自己去追求90分,增加这30分的难度比前面总共得60分的难度还大的多呢。
这时候希望你更争气的人就会跳出来: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blablabla...
希望通过刺激你,让你奋发努力。虽然爱攀比确实是人类的通性,但我们爱比的是结果,而比过程,比谁更努力,对不起,我们做不到。
谁都希望自己变得更好,更优秀,但又害怕努力,因为努力不一定成功,而不努力一定不会累,这似乎成了一个死循环。
这是无解的吗?
在我看来,不仅有解,而且还是个强于目前市面上普遍解法的更优解。
普遍解法的逻辑是,拿成功案例理性的分析推理,告诉你只有怎么样怎么样,才有可能变成你羡慕的人的那样。这对少数人是生效有用的。
而更犀利的解法逻辑可能是这样,我不做事情A,而选择做事情B,其实是被“坏人”利用了,这让我很不爽,于是我再也不做事情B了,因为我不想再被利用。
而既然不做事情B,事情A好像也挺不错,不如做事情A吧。
与人性做朋友。
对犀利新解法的思考起点源于人性,既然人性相对于理性来说存在于人类历史上的时间更长,我们短时间内无法迅速改变她,也就是说在以后很长的进化迭代过程中,我们都会无数次地与之打交道,那么为什么不能与她做朋友呢?
不要把它当做一直对抗的“敌人”。凡是有弊也有利,无时无刻都在与人性做斗争,都在运用大脑做出理性的思考去战胜人性,这是很累的。
与人性做朋友的意思是,把她放到正确的位置上,让她产生对你有益的价值。
接下来举个例子。
大家都知道注意力的重要性,只有集中非常有限的注意力才有可能让我们每天的成长数值大于等于零。
而互联网时代这么发达,现在信息的采集成本又极低,到处都充斥着巨量的信息,凑热闹,随大流,瞎操别人的心,都无时无刻不在消耗你的注意力。
最最痛苦的是现在的信息这么丰富多彩,不去点击,不去了解真的很难阿。
这时候你就要借用人性其中一位朋友的力量。
她是:人都讨厌被人利用。
我们的注意力其实都被媒体廉价地收割,然后高价地卖给了广告商。
今天注意力经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33年,也就是道光13年,一个23岁的美国人本杰明·戴创办了一份自己的报纸《纽约太阳报》,每份报纸卖1美分。
什么概念呢,其他的报社都是每份卖6美分,1美分连印刷成本都不够,但他本就不打算赚读者的钱,而是低价做发行量,把吸引来的读者的注意力,转卖给广告商。
靠着这个商业模式,《纽约太阳报》大获成功,本杰明·戴也成为了现代传媒业的鼻祖,也是现在互联网思维的祖师爷。
人的注意力有个特点,随时产生,随时花掉,既不能关闭,也不能累积,所以商家要争夺你的注意力,是有充分机会的。
但注意力生意并不好做,必须不断地推陈出新,加大剂量给读者新的刺激。
所以导致现在看到的新闻越来越奇葩,但也越来越见怪不怪了,因为媚俗是争夺注意力的必要元素。
争夺注意力是一切商业活动最底层的逻辑。
现在互联网代替了传统媒体,更加迅速地收割着大众的注意力,因为注意力能卖给广告商,甚至谁能取得大部分的注意力谁就能摆弄人心。
你知道了广告商-观众-媒体这三方的内在关系之后,有没有重新认识一下自己的注意力呢?
重点。
最后再来套一下前面的新解法:
1.我不再轻易去点与自己不相关的信息,因为信息的提供方这个“坏人”在利用我的注意力赚钱。
2.而我从他的信息里什么也没获得(部分信息有可能提供短暂的快感,但并不解决现实问题)。
3.我讨厌被别人利用,于是我更容易排斥无用的低俗信息,更珍惜我的注意力了。
4.把省下来的注意力用在亲朋好友的陪伴和个人的成长上,其实也不错。
把需要抵制的东西,放在敌对面,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短暂的快感,也是人的一种需求,你不应也无法舍弃。
但我们可以注意分配的比例,娱乐占少部分,爱和成长占大部分,合理分配才是最长效健康的策略。
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要让自己的注意力不再被廉价的收割售卖,只要记住,免费的都是最贵的。只有付费的产品才有可能是值得一看的。
因为那些免费的东西之所以免费,是把你当做产品售卖了出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