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这节课会上得这样忧伤。
课间十分钟的时候,好几个孩子就已经按耐不住了,纷纷跑到办公室门口,高高举着自己的照片向我招手。
我想起来了,这是我在上节课给他们布置的功课:第一是要给父母洗手,第二是选一张父母和自己的合照到班级分享。
没想到孩子们这么积极,迫不及待想分享照片了,我笑了笑,提了工作包走出办公室。孩子们拉着我进教室,于是,我提前几分钟上课了。
我先请课代表把照片一张张收集在袋子里面,然后打开展示台,准备开始分享了。
课代表交上了满满一袋的照片,也夹有两三本厚厚的相册,这在我的意料之内,我很满意地点了点头。
屏幕上,同学的一张张幼年时期充满童真的照片,逗得孩子们满堂乐,这也是我意料之内的。
但是,我没想到的是,这么多照片,居然都只是寥寥的五位同学带来的,全班四十位孩子啊,其它三十五位同学的照片呢?
我用询问的眼神,扫视了一下班级所有的孩子,很多孩子低下了头。
我觉得,我有必要得教育一下没带照片的孩子们了,“你们看到别的同学带照片笑很开心,”我清了清嗓子继续说:“可是却不想分享自己的照片,这是不对的,不学会分享,甚至可以说是自私哦!”我觉得我的最后一句恰到好处,打击了一下他们那遮遮掩掩的小心思。
然后,我开始点座位号提问。
“6号, 为什么没带照片?”
6号同学站了起来,低下了头。她吞吞吐吐好一会,才用低到几乎听不到声音的话说:“我没有爸爸妈妈!”
全班突然安静下来。
接着,她似乎说服了自己,站直了身体提高了音量继续说:“我家里没有他们的照片!有几张也是被剪掉头的。他们离婚了,爸爸不要我,妈妈也不要我,他们都有自己的新家庭。奶奶要我,周末,我也没有完成给爸爸妈妈洗手的功课,不过我给奶奶洗手了。”
我点了点头,用眼神鼓励他继续说出口。
“奶奶的手很粗糙,奶奶七十多岁了,为了养我,很辛苦去织补渔网赚点工钱,她手上不是皱纹最多,而是胶布最多,伤口最多……”说完,6号孩子伏在课桌上低低抽泣起来。
我无意去刺探他们的隐私,但是没想到被他们的回答震住了。
“老师,刚才分享照片的同学是有爸爸也有妈妈的,他们才是书上说的健全的家庭。”一个平时非常活跃的孩子站起来,大声地说:“而且我觉得教科书上说得不对!我也没有爸爸,妈妈也再婚了,那么该如何分享我的家庭?”
这孩子说完,好多孩子伏在课桌上低低地哭了起来。
我的泪一颗接一颗滚落,我真的无言以对。
教科书的确描写得很美好,插图都是一家三口的幸福笑脸。可是,我们小岛的孩子啊,我们不一样的小岛的孩子啊!尤其是我们乡下的孩子太特殊了,好多家庭都失去了父亲(出海无归),很多单亲家庭、离异家庭、重组家庭……有经济能力的、父母健在的家庭,大都会送孩子到城里的私立学校上学,我们乡下的孩子,大多数是苦孩子,我怎么没考虑到这一层呢?
教室里的40位孩子,久久地没有发言。
课代表一句话打破沉闷的气氛,“老师,上课吧!我们没事,习惯了。”
我调整了情绪,说:“孩子呢,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亲人的离开,新成员的出现,我们的家庭结构也会因此而改变,但是,只要我们用心感悟,就会发现,家中的亲情仍在,尽管它的表现形式,可能会发生变化,我们需要用心去感受,即使只是微乎极微的爱,也要心怀感恩。”
我在心里,悄悄地加了一句:如果老天眷顾我的身体情况,如果可以,我愿意永远当你们的亲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