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李老师刮痧
李氏砭法-肾病的调理思路

李氏砭法-肾病的调理思路

作者: 870639396266 | 来源:发表于2020-07-27 19:14 被阅读0次

    “肝肾同源”的哲学思想源于《易经》,医学基础源于《内经》。至明代,李中梓根据前人及自己的临床经验,在《医宗必读》中提出了“乙癸同源,肾肝同治”的理论。

    肝肾同源,是指肝血与肾精之间存在着相互滋生、相互转化的关系,亦称为“精血同源”。《素问·金匮真言论》曰:“夫精者,身之本也。藏于精者,春不病温。”肾藏精,肝藏血,冬藏于精,肾精充足,则春不病温,强调了肝肾之间的密切关系。

    肝肾同源主要体现在精血互化。五行学说将脏腑与天干相配合,认为肝属乙木,肾属癸水,水能生木,肝肾相关,故称肝肾同源,又称为乙癸同源。肝肾共居下焦,肝藏血,肾藏精,精可化血,血能养精,肾精能滋养肝血,使肝血充盈,并能制约肝阳;肝血能滋养肾精,使肾精充足,维持肾中阴阳的协调平衡。即如《张氏医通》所说:“气不耗,归精于肾而为精;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病理上,精血病变常常相互影响,共同为病。若肾精不足,可致肝血亏虚;肝血不足,亦可导致肾精亏损,最终引起精血亏虚或肝肾阴虚,症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或五心烦热,潮热盗汗,或见男子遗精滑泄,女子经少经闭等。正如《圣济总录》所说:“肾藏精,肝藏血,人之精血充和,则肾肝充实,上荣耳目,故耳目听视不衰。若精血亏耗,二脏虚损,则神水不清,瞻视乏力,故令目暗。”

    此外,肝肾阴阳互济是肝肾同源关系的另一表现。在五行上,肝属木,肾属水,水能生木,肾为肝之母,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骨髓生肝。”因此,肝肾之间的关系还表现在阴液相关。在生理上,肾阴为一身阴液之本,具有滋养肝阴、制约肝阳的作用。

    在病理上,肝肾之阴常常相互影响:若肾阴不足,可致肝阴不足,阴虚不能制约肝阳,而致肝阳上亢,又名“水不涵木”;若肝阴先亏,亦可影响及肾,导致肾阴不足,而致相火妄动。二者皆可见眩晕头痛,心烦失眠,梦遗失精等症。如肝火太盛,亦可下劫肾阴,导致肾阴亏虚。肾阳是一身阳气之本,肾阳亦可资助肝阳。由于临床上肝阳病变多见实证而少见虚证故一般不提肾阳对肝阳的资助。但当肝阳内虚,寒凝肝脉而出现寒疝腹痛之时,补肾阳而温肝阳以除其寒邪,也是常用之法。肝肾之间,在生理上精血互化,阴液相关;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共同为病。在治疗上,当互相顾及,同病共治。

    足少阴经,内属于肾,外行于涌泉至俞府的缝隙中,通过足少阴经别加强本经对肾的调节作用。《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素问·六节藏象论》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素问·宣明五气》曰:“肾藏志。”说明足少阴肾经对人的应激、应变、耐力和坚韧心理有着重要影响。

    影响足少阴经气化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肾及相关组织器官功能发生障碍,出现诸如耳聋、耳鸣、性功能减退、意志消沉等病症;二是足少阴经在经络循行路径上的经气运行出现障碍,例如脊股内后廉痛、足跟痛等,都会出现足少阴经络异常,集中在阴谷、筑宾、复溜、太溪、水泉、然谷等处出现结络或者结块。

    足少阴经气化功能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一.藏精:藏精是指肾具有贮存、封藏人身精气的作用。肾中精气不仅能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而且还能参与血液的生成,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主要有四方面的作用如下:

    1.维护生殖繁衍

    肾精是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又能促进生殖功能的成熟。肾精的生成、贮藏和排泄,对繁衍后代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的生殖器官的发育及其生殖能力,均有赖于肾。人出生以后,由于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的相互滋养,从幼年开始,肾的精气逐渐充盛,发育到青春时期,随着肾精的不断充盛,便产生了一种进生殖功能成熟的物质,称作天癸。

    于是,男子就能产生精液,女性则月经时来潮,性功能逐渐成熟,具备了生殖能力。以后,随着人从中年进入老年,肾精也由充盛而逐渐趋向亏虚,天癸的生成亦随之而减少,甚至逐渐耗竭。生殖能力亦随之而下降,以至消失。这充分说明肾精对生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作为生殖繁衍之本。如果肾藏精功能失常就会导致性功能异常,生殖功能下降。

    2促进生长发育

    生、长、壮、老已是人类生命的自然规律。肾主藏精,是指它贮藏精微的能力。精微是人生命生理各种活动的最核心的物质,可以理解为属于内分泌系的物质。中医治疗很多有关生长障碍与衰老的病症,常用补肾的方法,就是从这个角度思考而来的。

    肾藏精,膀胱主气化,这一脏一腑保证人体生命的最基本功能。中国道家主张要守丹田(就是膀胱与肾处),这对人体生命功能状态影响很大。此外,肾藏精还意味着调节机体内部以及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阴阳平衡,决定人的脏腑气血盛衰,直接关系着人的强弱寿夭。脏腑经络功能正常,气血调和,精神内守,形神合一,而尽终其天年。

    3参与血液生成

    肾藏精,精能生髓,精髓可以化而为血。故有血之源头在于肾之说。《景岳全书·血证》曰:“血即精之属也,但精藏于肾,所蕴不多,而血富于冲,所至皆是。”所以,在临床上治疗血虚常用补益精髓之法。

    4抵御外邪侵袭

    肾精具有抵御外邪而使人免于疾病的作用。精充则生命力强,卫外固密,适应力强,邪不易侵。反之,精亏则生命力弱,卫外不固,适应力弱,邪侵而病。故《素问·金匮真言论》说:“藏于精者,春不病温。”肾精这种抵御外邪的能力属正气范畴,与“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意义相同。

    二.主水液

    主水液,是指肾具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功能。肾主水的功能是靠肾阳对水液的气化来实现的,称作肾的“气化”作用。人体的水液代谢与肺、脾、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等脏腑有密切关系;而肺的宣肃,脾的运化和转输,肾的气化则是调节水液代谢平衡的中心环节。

    肾主水功能失调,气化失职,开阖失度,就会引起水液代谢障碍。气化失常,关门不利,阖多开少,小便的生成和排泄发生障碍,可引起尿少、水肿等病理现象;若开多阖少,可见尿多、尿频等症。

    三.主纳气

    正常的呼吸运动是肺肾之间相互协调的结果。人体的呼吸运动,虽为肺所主,但吸入之气,必须下归于肾,由肾气为之摄纳,呼吸才能通畅、调匀。《医碥·气》曰:“气根于肾,亦归于肾,故曰肾纳气,其息深深。”《类证治裁·卷之二》曰:“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

    如果肾的纳气功能减退,摄纳无权,吸入之气不能归纳于肾,就会出现呼多吸少、吸气困难、动则喘甚等肾不纳气的病理变化。

    四.主一身阴阳

    肾阴和肾阳,二者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维持着人体生理上的动态平衡。从阴阳属性来说,精属阴,气属阳,所以有时也称肾精为“肾阴”,称肾气为“肾阳”。这里的“阴”和“阳”,是指物质和功能的属性而言的。肾阴肾阳为脏腑阴阳之本,肾阴充则全身诸脏之阴亦充,肾阳旺则全身诸脏之阳亦旺盛。所以说,肾阴为全身诸阴之本,肾阳为全身诸阳之根。

    在病理情况下,由于某些原因,肾阴和肾阳的动态平衡遭到破坏而又不能自行恢复时,即能形成肾阴虚和肾阳虚的病理变化。肾阴虚,则表现为五心烦热、眩晕耳鸣、腰膝酸软、男子遗精、女子梦交等症状;肾阳虚,则表现为精神疲惫、腰膝冷痛、形寒肢冷、小便不利或遗尿失禁、水肿,以及男子阳痿、女子宫寒不孕等性功能减退症状。

    五.主骨生髓,开窍于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记载:“肾生骨髓……肾主耳。”骨髓由肾精所化生,髓藏于骨以充养骨骼,并通于脑(脑为髓海),所谓“肾充则髓实”。髓的生成,为“肾主骨”提供了物质基础。临床所见有关骨骼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多与足少阴经气化异常有关,如儿童脑瘫、发育迟缓,成人的骨质退行性改变所引起的颈椎、腰椎病变。

    肾开窍于耳,是指肾气充足可以上达于耳。临床听力问题多责之于耳。其实声波的传导要靠耳中一套骨性传导链,还与鼓膜的结构及弹性有关。年老肾气衰退或者肾虚患者出现听力下降,往往因为骨质或鼓膜结构发生变化所致。这类耳聋耳鸣与足少阴肾经气化异常有关。临床还可见到其他的耳病,但与肾关系不大,比如发热导致的耳鸣,应与肝胆之火循经上扰有关。

    六.藏志,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肾藏志,表示人的一种信念与无所畏惧的表现。人的性格与身体状况有关,身体不好,往往性格不会很坚强。志还主管肾的自主调节,即所谓“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对于这句经文的理解很多医家较片面,认为就是性的功能。经络医学认为“作强”是超强的含义,“作强之官”指的是人的应激反应,“伎巧出焉”就是指人们平时不具备的能力,在特殊情况下被激发出来所表现出的超常能力。与我们现在说的应变能力和人的超强的免疫能力有关,类似激素的作用。这种能力本来人是具备的,经过训练,可以使肾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在20世纪50年代,有很多练气功的人在气功状态下能做很多正常人做不了的,他自己在正常情况下也做不了的事,这种潜能就存在于肾。除了中国气功,还有印度瑜伽以及佛教的某些功课,也可以将人体的这种潜能激发出来。

    从中医的角度思考,调整激发经络的灌渗状态应当也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有些内分泌疾病,如过敏反应,一般人遇到过敏源都没有事,而过敏者就表现出不适的症状,这都是由于肾太敏感兴奋所导致。在治疗过敏性疾病时,常用肾经穴位,如尺泽、复溜,配合调理肾的药物;而治疗过敏性肠炎,常用复溜、上巨虚、天枢等,就是遵循这个思路,获得了很好的效果。素体禀赋不足,其病机为:肾精亏虚,气血不畅,痰浊内生,脉络瘀阻,痰浊与瘀血交阻于腰部而发病。

    《素问·五运行大论》云:“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揭示了肝肾两脏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体现了祖国医学的整体观念。“肝肾同源”的哲学思想渊源于《易经》,医学基础根源于《内经》,临床实践丰富于汉唐金元,理论体系形成于明代,实验研究发展于现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肾生骨髓,髓生肝。”吴昆注曰:“髓生肝,即肾生肝,水生木也。”可见《内经》认为,“肾”是通过“髓”生养“肝”而体现“母子”联系的。“脑为髓海”,“肾生肝”的生理功能,必然受到“脑髓”的调控。不但“肝肾”生理联系如此,而且病理影响亦然。

    《灵枢·本神》曰:“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恐惧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肾藏精,精舍志,肾气虚则厥”。故有“恐伤肾”之说。

    唐·孙思邈在《千金要方》指出下焦病的治疗应“热则泻于肝,寒则补于肾”。此说原指肝肾寒热,以后逐步发展到指肝肾相火与真阴。

    北宋钱仲阳在其《小儿药证直诀》中指出:“肝有相火,有泻而无补;肾有真水,有补而无泻。”(题记:肾火泻肝,肝阴补肾,肾不可泻,肝不可补)。

    至明李中梓运用《易经》哲学思想,根据《内经》医学理论,参考历代医家的认识,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在其《医宗必读》中提出著名的“乙癸同源,肾肝同治”的理论观点。

    “肾应北方壬癸”,“肝应东方甲乙”,肾藏精,肝藏血,精聚为髓,精髓化生为血(精血同源),由于肝肾同源于精血,故曰:“乙癸同源”,“东方之木,无虚不可补,补肾即所以补肝;北方之水,无实不可泻,泻肝即所以泻肾……” 故曰:肾肝同治……

    然木既无虚,又言补肝者,肝气不可犯,肝血当自养也。血不足者濡之,水之属也。壮水之源,木赖以荣。水既无实,又言泻肾者,肾阴不可亏,而肾气不可亢也。气有余者伐之,木之属也。代木之干,水赖以安。夫一补一泻,气血攸分;即泻即补,水木同府。”程文囿在《医述》引《医参》论述了脑与肾的关系,“脑为髓海……髓本精生,下通督脉,命火温养,则髓益充……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皆上行至脑,以为生化之源,安可不为之珍惜!”

    钱镜湖在《辨证奇闻》中则论述了“脑气不足治在肝”的点,“盖目之系,下通于肝,而上实属于脑。脑气不足,则肝之气应之,肝气太虚,不能应脑……治之法,必须大补其肝气,使肝足以应脑,则肝气足而脑气亦足也。”由此可见,肝肾又同源于脑。

    肾功能衰竭的发生多由于内则素体禀赋不足,其病机为:肾精亏虚、气血不畅、痰浊内生、脉络瘀阻,痰浊与瘀血交阻于腰部而发病。

    《伤寒》曰:“夫人秉五常,因风气而生長,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

    以此语,是以人的生長是靠风气而生(正风),疾病的生成亦为风气发生(邪风),故有风为百病之说法。

    少阴之合穴(阴谷)用民间方法拨风,若能拔出其风,其病则有逆转之势,不出吾之所料,虎符铜砭刮之阴谷,膝盖内側大小筋间,痧痕累累,拨出恶风之盛,窥见一斑,把肾中致病之风从此穴透出,此法连用数月,病者己不作透析矣。手法徐而和,透皮入骨是根据《黄帝内经》八虚理论:

    黄帝问于岐伯曰:人有八虚,各何以候?

    岐伯答曰:以候五脏。

    黄帝曰:候之奈何?

    岐伯曰: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流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凡此八虚者,皆机关之室,真气之所过,血络之所游。邪气恶血,固不得住留。住留则伤筋络骨节,机关不得屈伸,故拘挛也。肾有邪,邪气留在腘窝,重点刮腘窝,阴谷,委中都出大痧包。

    治则:健脾益肾,活血化瘀。

    刮痧方案 :基础刮加重刮膀胱经,肝脾肾反射区,重点头部,颈椎,腰部,胯部,手厥阴手少阳,四井排毒。

    中医认为肾功能衰竭的发生多由于内则素体禀赋不足,其病机为:肾精亏虚、气血不畅、痰浊内生、脉络瘀阻,痰浊与瘀血交阻于腰部而发病。李道政老师于多年临床发现,治疗严重肾衰的三个切入点:阴谷拨风、肝肾同治、下丘脑投影区。

    1.阴谷拨风:《伤寒》曰:“夫人秉五常,因风气而生長,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风为百病之长,李师临床发现少阴之合穴阴谷,此穴拨风,能拔出肾病致病之风,使病有逆转。

    2.肝肾同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肾生骨髓,髓生肝”。《医宗必读》:“肾应北方壬癸”,“肝应东方甲乙”,肾藏精,肝藏血,精聚为髓,精髓化生为血,肝肾同源于精血,故曰:乙癸同源;“东方之木,无虚不可补,补肾即所以补肝;北方之水,无实不可泻,泻肝即所以泻肾……” 故曰:肾肝同治。

    3.下丘脑:《阴阳应象大论》:肾生骨髓。

    《灵枢.海论》:脑为髓之海。肾脑相通。李师说:中医的肾不仅仅是解剖学上的肾,中医的肾概念包含了西医所说的肾、肾上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减退症状符合中医所说肾阳虚,下丘脑分泌生长激素符合中医所说肾气肾精。多年临床发现,肾这个大系统中的下丘脑在治疗尿毒症的过程中可起到积极作用。

    什么是下丘脑?

    下丘脑是间脑的组成部分,能控制人体摄水和排水功能,排水功能即肾脏活动;能调节促性腺素释放激素、生长素释放抑制激素、生长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等的分泌,以上激素多数与肾脏功能关系密切,特别是下丘脑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间接使肾上腺皮质正常分泌激素,对防止血尿、蛋白尿以及延缓肾衰有很大作用。另外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其主要作用是提高肾小管的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吸收,是尿液浓缩和稀释的关键性调节激素,此外该激素还有升高血压作用。若抗利尿激素升高,则尿量减少血压增高,这是尿毒症患者的普遍表象。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能导致肾小管变性坏死,最终会导致肾功能障碍。抗利尿激素可降低肾衰患者感染性休克。李师曰:在额头下丘脑投影区打磨,可扩大范围至整个额头,注意速度力度角度,使气透皮入骨,调节下丘脑的分泌功能。

    李道政老师问诊后给出具体方案:

    1.肝脾肾三脏重点

    2.下丘脑投影区重点刮磨

    3.阴谷拨风

    4.背部手臂常规刮痧,颈部是关键重点刮

    5.脊柱第八节以下重点

    6.京门穴重点

    7.膝下排毒,胫骨重点

    8.锁骨,胸腺,两肋,腹股沟

    9.磨脚上太溪复溜补肾气、申脉照海补一身之气、冲脉公孙穴补虚、太白穴补脾气。

    下丘脑投影区应用于肾衰的砭法治疗,是李道政老师独创。老师孜孜不倦,白天干活晚上读书,从书本中得真知,到临床中验证,下丘脑投影部位通过虎符铜砭磨痧造气,下丘脑部位侯气得气,调节自身分泌,对肾病、肾衰有效。

    患者湿热血淤比较严重,身体毒素无处宣泄,自行寻找皮肤作为出口。因此辨证当属脾肾气虚兼瘀。心经、心包经、三焦经,左心包,双手尺泽,曲池,重点。风池、天柱、风府、安眠,开阳脉,肝脾肾带脉至章门,京门,华佗夹脊穴,尾骶骨站起来刮。颈动脉,胸腺扩至云门、中府。腘窝处委中,阴谷。膝下肝胆脾胃排毒,太溪,复溜,申脉,照海,公孙,太白,阴谷和下丘脑投影区刮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氏砭法-肾病的调理思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xrtr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