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体育教育不是运动教育

体育教育不是运动教育

作者: 药师雷子 | 来源:发表于2018-05-21 18:29 被阅读0次

        音乐教育、美术教育、体育教育,单看这三个艺体学科的名词,就会发现“体育教育”比“音乐教育”和“美术教育”多了一个“育”字。为何会多出一个“育”字,我查阅、思考,终没有圆满的解答。虽不得圆满,但查阅、思考的过程却能大大地促进着教学工作。

      据有限观察,近年来在发达地区或城市,大多中小学体育课的数量、时间基本得到保障,在偏远地区或农村还无法保障。作为教师,我认为从数量、时间上保障体育课,也还谈不上是体育教育,最多算是运动教育。运动教育是体育教育的一个常态,但却是一个病态。体育教育应该还有另外两条主线:1.身体教育;2.认知教育。接下来进行分解说明。分解说明,只是为了更容易理解,在体育教育过程中,根本存在分解的运动教育、身体教育和认知教育。

        运动教育是一个新名词(我自己创造的),大致就是通过运动获得个体的变化。举一个例子:一个孩子,在没有专业教师指导的情况下,自己参加运动。长时间的积累,这个孩子有可能身体强壮、技能突出、意志坚强、自信心十足;但同时也可能身体虚弱、缺乏技能、软弱无能、自曝自弃。因此,运动教育明显具有明显的不定向选择性。它更凸显了动物的本能、自然的选择。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讲,单纯的运动教育是伪教育。就是运动教育这样的伪教育,在中小学却占据了一席地位,而部分体育老师还尚不自知。

        在中小学,体育课会有以下现象。1.小学时,部分学生因身体发育迟缓,身体处于弱势,但并未得到体育教师的关注。慢慢地,这部分孩子随着年龄的增大远离了运动。这是体育教育的失败。2.小学时,学校组织各种体育赛事,强者上,弱者下。强者场上竞技,弱者场下鼓掌加油。试问,强者在聚光灯下成长,弱者又能鼓掌到什么时候?有一天,他们累了,不再加油、鼓掌,他们就离开了运动。这是体育教育的失败。

        仔细观察一下0-2岁的健康婴童,没有不喜欢运动的(因为运动就是他们感知外界环境的重要方式)。再观察3-6岁的儿童,有极少数的比例开始远离运动。7-12岁的儿童呢,他们此时正在小学接受教育。可是我们惊奇地发现, 不喜欢运动的孩子变得有点多了。12-18岁,他们在中学接受教育,不喜欢运动的孩子人数大幅上升。究竟是运动抛弃了孩子,还是孩子抛弃了运动。作为教师,我更愿意选择前者。因为运动教育这个伪教育不是在发展所有的孩子,而是在进行优胜劣汰(自然选择)。

        我们必须防止以上现象发生,这就需要真正的体育教育。

      一.运动教育。确保小学阶段每个孩子都有运动教育的机会,这项工作由教师完成。比如设置体育比赛,一定要确保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赛。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工作,一定要保证孩子自尊心的前提下鼓励他们挑战。

        二.身体教育。身体教育与运动教育的区别在于身体教育要符合身体发展规律(五大素质的发展敏感期)。比如让一、二年级的孩子参加中长距离耐力跑或者在11人制足球场踢足球,孩子们会轻易放弃。缺乏专业的老师却抱怨孩子不够坚强、太多不端正。殊不知此阶段的孩子更需要练习的是灵敏、反应速度。

      大多体育教师对身体教育的理论还是有些认识的,毕竟现在的体育教师大都毕业于专业体育院校。不过,在理论转化成实践的过程中,又一部分体育教师倒下了。体育课上,老师想到什么就上什么。甚至一学期都在进行同样的内容。试想,学生上课的内容过于简单或复杂,根本不在学生身体发展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就会不屑于做或不敢挑战(因为挑战意味着失败)。所以,身体教育是否科学是一个体育老师是否合格的底线(这个底线经常被突破),也是一个体育老师的专业性所在。

        三.认知(智力)教育。一说到智力教育,很多体育老师会说:体育本身就能促进智力发展。不可否认,从生理角度讲,合理的运动确实可以改善人体的八大系统,尤其是促进神经系统、脑组织发生改变确实可以让孩子变得聪明。但此处,我们强调的智力教育更侧重于认知层面,这是体育教育少有人涉及的层面,也是现在体育教育最缺失的层面。

      体育教师在课堂中会遇到以下现象:1.小学生踢足球不配合;2.初中生在力量发展的敏感期不刻苦训练;3.女生在体育课上非常消极……这样的消极现象太多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踢球时不想配合;因为他们不想发展力量;因为他们不想发展身体。试问,老师能逼着学生做他不想做的事情吗?就算逼着学生做了,时间长了也会南辕北辙。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只能通过完整的课程系统。在课程系统中,学生通过身体参与、对话、讨论等形式获得冲突并解决冲突。在一次次获得冲突、解决冲突的过程中获得发展。是的,孩子有孩子自己的思维,体育教师要做的不是逼着孩子做与他们思维发展不相符的决策或运动,而是要发展孩子的思维,让他主动去做。

        体育教师必须创设情境让学生意识到他需要成长(认知教育),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科学参与(身体教育),教师必须确保学生能够有运动的权利和时间,在此过程中生理机能获得发展(运动教育)。还是要再次强调,体育教育是不能分为运动教育、身体教育、认知教育三个层面来进行的。在体育课上,这三者必须是一个整体,融合在一个课程系统当中。分开解说,只是体育教师自己思考的方式,最终还是要合起来的。

        体育教育确实需要改革,而且改革的空间很大,毕竟体育离应试还是有些距离的。但是体育教育改革难度也非常大,因为需要体育教师自我观念的改革和专业的科学素养。

      此文章只是闲来写写,因缺乏文采,也不愿整理。只是希望有缘人看到,可以一起切磋、成长。

相关文章

  • 体育教育不是运动教育

    音乐教育、美术教育、体育教育,单看这三个艺体学科的名词,就会发现“体育教育”比“音乐教育”和“美术教育”...

  • 体育

    体育,不只是简单的运动,它是一种意志力教育、协作教育和规则教育。 真正的体育教育是通过身体来运动来改变和提高自身的...

  • Week1-Day4从柏拉图看哲学

    柏拉图提出的2大教育方向:1、通过演讲来教育。音乐和体育运动都可以作为教育形式,但是音乐教育要先于体育教育,...

  • 每日一专业,高考不迷茫!-《体育教育》

    教育学门类-体育学类-体育教育专业,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要求体育成绩好。职业兴趣要求:现实型、社会型。要求运动能...

  • 体育运动的丰富形式和价值

    体育,不只是简单的运动,它是一种意志力教育、协作教育和规则教育。 美国——孩子能进校队是家庭荣耀 美国的体育课程从...

  • 体育教育到底为了什么?

    反思现在的体育教育,我想,到底体育教育为了什么? 是为了在运动会上崭露头角赢得比赛吗?是为了班级集体,为了学校,为...

  • 2019-11-07

    『黑马童年』是开发大脑认知的运动教育品牌,是浙江蓝生体育旗下子公司,融合健康、运动、教育、生理、心理等内容,开创了...

  • 学霸养成记 关键词:健康(二)

    纵观中美教育氛围,美国是崇尚运动的国家。几乎可以说凡是重视教育的家长,都会为孩子选择若干项体育运动,在时...

  • 顽兔斯瑞一节完整的少儿体适能课程具备的要点

    运动课堂的关键体育教育,从递进的关系讲,少儿体适能也是体育教育。课程内容是课程的基本要素,内容的性质特点将直接反应...

  • 演讲稿

    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是全球体育界最具影响力的单项体育运动。在现在的中国,应试教育很严重,但到了初中以后各种体育运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体育教育不是运动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xsf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