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小芳在中午休息的时候,提及说:“现在的实习生,越来越敷衍了,xx刚来公司没到一个月,就托熟人关系,让公司把三方合同给他签了,自己跑去旅游了。”
这让我想起了那时我毕业的情景。
想当初,临近上交三方合同给学校时,周围太多这类学生:为应付学校和家长,随意找个公司盖个章签个三方合同,评语啥的也都是同学互相代劳写的,至于是否真有实习,就不得而知了。
想来,也是很少有人真正的重视这样的实习机会,毕竟只有几个月的时间,大多数实习期满,就走人。
但即便如此,几乎每个学校年年都会要求学生去实习,大多数公司也会设置实习岗位。一个小小的螺丝钉,它到底有何作用?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岗位,为何就成为正式踏入社会前的必经之路?
以及你真的是一名合格的实习生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6637345/1f6549d216213e08.gif)
一、实习是从学生转变成社会人的纽带。
不管你之前在学校是担任干部还是参加各项活动,你的活动范围都在学校,你的身份是学生,你每天要做的是上课和完成作业。接触到的人大多数是:老师和同龄的学生。
这样的环境,相对来讲比较包容、平等、简单。
跟作为一名实习生在一个公司上班,感觉是完全不一样。
你遇到的同事,无论年纪还是工作经验,甚至是身份都截然不同的。可能是:很会抽烟的王叔叔但恰巧你是一个闻不了烟味的人,你也有可能碰到好心的李大姐,但私底下你们能沟通的话题少之又少。
如果幸运,你会遇见很优秀的前辈,但也只是几面之缘而已。
你面对的人形形色色,你要从原来集体一起上课完成作业的角色转换成你独自一人负责完成某项具体甚至单一的工作,大家都是为了公司的利益一起合作,你此时扮演的角色是中性的,无关性格,年纪,完成交代的任务就好。
虽然,你可能就是一个打杂的,反反复复做着没有技术含量的事,但你一只脚已经踏入社会了。
二、想象具体化,喜好才有意义。
无论你大学的专业如何,是继续在这个专业领域里发光发热?还是另起新炤?你都可以通过实习去解答心中的疑惑。
如果你有认真对待这份实习,比如把自己融入到公司,干成干好手头的工作,了解公司运作模式,盈利方式及行业发展,你至少会判断出,以后自己的岗位发展的具体样子,而不再是你想象中的模样。
有了一个具体的样子,你个人的喜好才有了确切的意义。
对于不是那么喜欢但还可以做下去的工作,你是否可以长时间接受它的无聊枯燥和疲惫。
对于喜欢但不是自己专业方向的工作,你是否可以在不是那么顺手的工作中依旧保持学习和喜欢的激情?
三,第二次选择专业的机会
第一次是高考填志愿的时候。
有的同学比较幸运,高考后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上了喜欢的大学,毕业后也继续从事相关专业的工作,而有的迫于种种因素选择了当下适合自己的学校然后度过几年求学的时光。
我们在学校的书本知识和现实的工作内容,是有很大差别的,对于一个新人而言,第一份实习工作你需要做的是:从中积累经验。
工作,讲得就是一个经验问题,而实习岗位它对经验的要求相对而言是最少也是最低的,有的甚至只要你学历不错,临场面试发挥优秀,即便你不是相关专业,也可以被录用。
大多数实习岗位还轮不到你自己输出,也就意味着你不用害怕自己不会。
趁着实习的机会,不防大胆一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去试一试。
从大学到后来毕业工作,我听过太多的抱怨:什么专业不喜欢,工作不对口......
那么,对于你的喜好,你感兴趣的工作,你有真的去了解甚至去执行吗?
实习,提供了这样的机会,你有抓住吗?
所以,做好一名实习生,不仅仅是完成学校考核,更为重要的是:它让你更加了解自己的专业和喜好,在职业规划上有更多选择的空间和机会。
这一切的前提,都需要你认真选择一份实习岗位,且在岗位中好好学习,用心积累。
最后对于在校的学生,我这儿有个小小的建议:学校的时间看似很多,但真正能够选择的机会却很少。
实习,也要趁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