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
2018年租房人群近2亿?该欢喜还是该悲哀?

2018年租房人群近2亿?该欢喜还是该悲哀?

作者: 无敌研究僧 | 来源:发表于2019-01-08 00:07 被阅读60次

今天刷微博,看到一条热搜:2018年,#租房人群近2亿#。

2018年,租房成一线城市年轻人新常态,并开始蔓延至”新一线“城市,成都、杭州、南京租房量均同比增长超5%,西安租房量更是翻了11倍。”丈母娘经济“正在改写,近半受访者完全接受结婚租房。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租房人群呢?

这还用说嘛,不是不想买,是穷,买不起......

撒贝宁在一档节目中说,他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北京房价一平米5000,短短的十年,房价翻了不止10倍,想在北京五环买套100平的房,一平米7万,需要700万。

假设年薪20万,(但是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说,根本达不到这么多),需要不吃不喝35年。

假设25岁开始参加工作,还房贷需要还到60岁,才能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当然,可能有人会说,买房是个大事,不可能让你一个人承担,是,大城市最想要的就是这样的年轻人,一人在外,全家工资,甚至搭上老家的房子来买一套房子,那些抢人的城市,要的就是你的6个甚至更多的钱包来带动内需。

中国社会的断裂太严重了,一线、新一线与二线、三线......城市的差距太大,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年轻人怀着梦想,揣着理想来打拼 ,生活在一个无法寄托灵魂与肉体的陌生城市。

絮絮叨这么多,直接看文章吧~


01人才就是资本,资本就是价值

前段时间,看了一篇漫画《这些城市,正在拿命欢迎你》,讲述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王普通,成绩一般,长相一般,才能一般,但却被各大城市宠爱的故事。

自去年开始,各二线、三线城市为抢人才相继抛出橄榄枝,使劲浑身解数提供优厚福利,声称:只要是人才,送钱送房送户口,包吃包住包就业,今年热度不减反增,连北京、上海也高调地加入了这场战争。

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年刘邦之所以能打败项羽得到天下,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刘邦身边人才荟萃。正如刘邦所言,“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抚慰百姓供应粮草,我又不如萧何;率领千军万马,决战沙场,百战百胜,我不如韩信。但刘邦可以挖掘人才,知人善用,就可以打败只有一个范增的项羽。

知识经济型社会,谁拥有一流的人才,谁就占据了率先发展的优势和主导权。曾经在谷歌和腾讯任职多年的吴军说,对于人才,谷歌从来都是开出一个比市场价高一倍的薪水去吸引他们,这样就可以由公司来挑选最好的人,让那些最优秀、最敬业的人为其所用,而不是让最好的人在几家公司中做比较。事实证明,靠这种方法聘请到行业里数一数二的精英,他们能够创造一般人创造不出的奇迹。

城市也如此,说到底,城市之间的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的比拼较量,人才往往拥有比物质资本更高的投资回报价值,所以,是否能抢到年轻的人才资源,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关键。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未来最重要的资本是人才。


02人才OR人人人人人人才?

自去年起,武汉、南京、成都、西安、长沙、珠海、杭州、天津、北京、上海、深圳、吉林、郑州、石家庄、合肥、沈阳等多个城市的人才政策不断升级,纷纷拿出真金白银吸引大学毕业生、高层次人才、海外人才落户发展。

为吸引人才,底线一降再降,有的城市把人才学历门槛降至大中专及技工,年龄门槛降至50岁;有的城市专设人才落户的公共户口,并放松投靠落户(夫妻投靠、子女投靠、老人投靠)门槛;有的城市不仅可以落户、优惠买房还解决创业就业问题……

数据说明,这些抢人政策还是有效果的。据BOSS直聘发布的《2018一季度人才吸引力报告》:2018年一季度,新一线城市人才流入率(流入人数/流出人数)为1.07,较2016年增长3.2%。

2018年一季度,从新一线城市高校毕业,之后留在当地工作的职场新人比例达73.8%(包括应届生和工作经验一年以下的求职者),较2016年增加近20个百分点。

但在几近无下限的落户门槛、无学历的严格限制下,抢到的真的是人才吗?现在大学扩招,本科生、专科生的含金量与以前相比差的不是一点半点,明明说好的是抢人才,现在却演变成了:只要是人,你愿意来我们就欢迎你!

北京、上海却不同,美国投资人保罗·格雷厄姆说,“在每个时代里,大多数做出大事的人都扎堆在少数几个地方”。而在我国,大多数精英几乎都汇聚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

京沪作为老大哥,人口数量已经快超负荷,普通的人才也不匮乏,它们不需要像别的城市盲目地引进人口,而是有所指向地寻找未来需要的真正人才。如果说,二线城市抢到的是人人人人人人才,那么它们抢的才是最人才,最精英。

看看北京的人才政策中的部分细则:

建立优秀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需要符合三大条件之一且来京工作,方可快速办理引进手续。

1.“千人计划”和“海聚工程”的中国籍入选专家

2.“万人计划”、“高创计划”、中关村“高举工程”的入选人

3.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及以上奖项的主要获奖人,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及以上奖项的主要获奖人……

单看细则中的一部分,其实就可以筛掉一大批人。马东说,世界上只有5%的人是精英,其他的95%都是普通人,没错,北京落户的条件限制显然可以过滤一大批普通人,这样引进的人才基本都是高科技人才、文化创意人才、金融人才、教育科研人才等。

同样,上海引进的也都是高精尖人才,其人才高峰工程将“科技”更加聚焦,直接划分了13个具体的领域:

宇宙起源与天体观测、光子科学与技术、生命科学与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与计算科学、脑科学与人工智能、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量子科学、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物联网、大数据。

虽然每年都会有很多人嚷嚷着逃离北上广,在这场抢人大战中也有很多类似“北上广容不下我,不如去二线城市安逸生活”的论调,但最后真正逃走的都是难以立足的普通人。之所以离开,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一线城市严苛的落户政策和较高的生活成本,但大城市拥有优质的资源、机会,与无限的可能性。假如政策有所放松,他们还是很有可能回流到一线城市的。

因此,在这场抢人大战中,一线城市可以吃到最肥美的大块肉,而二线城市只能吃点小肥肉或者分点肉汤,抢不到最精英,只能成为中等人才的接盘侠。


03先落户,再刺激买房

为什么抢不到最优秀的人才,二线城市还下这么大的血本抢人呢?

因为劳力数量在减少,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出生人口1786万人,比上年多增131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95%,这是2011年以来增速最高的一年。新生儿数量的不断减少,意味着我国人口平均年龄的上升。

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7.17%,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2025年,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亿,成为超老年型国家!未来劳动力成本将成为生产力的第一要素。

有人的存在才能创造价值,人才永远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关键,人口也永远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基本要素。一个城市的人少,经济自然发展不起来,分发的工资随之就低,这样一来,人们就更不愿意在小城市发展了,于是小城市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越来越难以发展,越来越难以留住人才与人口。

所以,一个城市发展的第一步是,要有充足的劳动力!

近期,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一则公告—《关于实施2018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通知》,明确提出“人地钱挂钩”的政策,即上级转移支付、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与落户人口挂钩,落户的人口越多,财政转移支付、新增用地也越多。简单来讲,就是鼓励城市多吸引外来人员落户。

流入人口多了,于城市而言,不仅现在有更多的土地和资金,还带来了很多潜在消费者和发展潜力股。自古以来,中国人骨子里就渗透着“有房才是家”的观念,落户在哪意味着长久的生活在那里,自然就会买房。

很多城市抓住人们的这种心理,表面是降低了落户门槛,有的甚至还提供了购房补贴,但实际上是在促进区域发展。就拿西安来说,据统计,西安预计加推房源为16609套,但是一季度落户量已经达到了240000多人,显然房价市场是供不应求的。

在一档节目中,观众提问著名经济学家樊纲,是买房好还是租房好?樊纲的回答是,如果你工作比较稳定、而且要结婚,这六个钱包都起作用的话,还是买房好。

而于国人而言,即使没有六个钱包,落了户还是要买房的,这些城市的抢人大战一方面解决了城市发展的需求,吸引了大量劳动力,另一方面也扩大了购房人群,可以补充因限购导致的市场需求急剧萎缩,一举两得。

所以,不是人值钱了,是人的消费潜力值钱!这些抢人的城市,不是拿命欢迎你,而是在让你把命留下,不止是你的,还有你的六个钱包的命。

相关文章

  • 2018年租房人群近2亿?该欢喜还是该悲哀?

    今天刷微博,看到一条热搜:2018年,#租房人群近2亿#。 2018年,租房成一线城市年轻人新常态,并开始蔓延至”...

  • 疫情后,你最想见的人是谁?

    疫情开始后,有人不间断问我,等结束了,最想见的是谁? 我想了又想,居然没有人。。。 这该悲哀嘛?还是该欢喜? 有时...

  • 提前下班的日子下雨了

    提前下班的日子下雨了,该高兴呢还是该悲哀呢?

  • 该买房还是租房

    有两个小朋友,小白和小黑。 小白买一套150万的房子,首付50万,贷款100万,年利率0.05%,期限三十年。这么...

  • 想哪写哪

    “欺骗遇到了欺骗”。 当欺骗遇到了欺骗,我们是该欢喜还是该忧滤。是该欢喜坏人终究得到报应还是忧...

  • 到底该高兴还是悲哀

    隔壁病房一老人据说快80岁病了3年多马上就4年了,一直是70多岁的老伴自己一人照顾。病号从未见过,其老伴见过几次,...

  • 给女儿写点什么

    ——一间闷热的铁屋,里面熟睡的人将要死去。突然地惊醒该欢喜还是悲哀?环顾四周,铜墙铁壁,该有希望还是绝望? 绝望 ...

  • 2020-08-14

    分手后没有和前任有过纠缠的人是该庆幸还是该悲哀?庆幸一次性两清,不会再多伤害?悲哀你可能对他没那么重要?

  • 2021-03-29

    当所有的事情都变的云淡风轻,该庆幸还是悲哀?

  • 智能时代,我们是该欢喜还是该悲伤

    最近看到一篇报道,是关于无人机器智能送货上门服务的热点新闻,大致内容讲的是在今年的6月18日,京东的智能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年租房人群近2亿?该欢喜还是该悲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xum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