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镇,有重点学校,也有只负责成长身体,不负责考大学的三流学校,同理,一个班级里总有差生,自然也有优生。有人的地方就有竞争,竞争本来就残酷。
我所就职的私立中学在本地区颇有名气。每年,中考成绩揭晓当天,学校大门口便黑压压一片,堵满了周围县市焦急的家长。学校录取分数线是家长们最关心的,当然对于一些中考成绩较差的家长,更关心的是学校的扩招线以及扩招政策。
黑压压的人群几天不散,这里面有开五菱的农民,自然也有开大奔的土豪,此刻大家有说有笑,三五成团,见面便互递香烟,你一言我一语探问着最新消息,没有阶级,平等和谐,好不融洽!
不同身份为什么能愉快地谈到一块呢?因为大家的目的是一致的:名额有限,别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开学分班后,我发现了一个现象。扩招进来的“低分生”,大致可以分为俩类,一类是官宦的子弟亲戚,也称“关系户”,一类是本地抑或外地不差钱的土豪大款,又称“万元户”。
我班里有个学生家长,周末接孩子回家,由于顺路,我便搭乘了一截路程,银白的五菱面卡除了喇叭不响,其他部件一路响个不停,尤其是俩侧车窗玻璃。聊天得知,孩子是拖本家某位亲戚的亲戚的女婿才挤进来的。
“虽不容易,但紧一紧,几万块钱农民还是能够拿出来的,可能不能把这钱花出去,这就看能耐了。”最后他那爬满褶皱的黑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快下车时,他突然说道:“孩子进步不小,多亏老师照顾,也没什么答谢的…….”边说边从后排拽出鼓鼓的一个面袋。
“这是自家地里打的瓜子,没有农药…….”边说边推到我身边。同时把抽剩的半包白塔山硬往我手里推。
后记:
回到家后,我的内心是惭愧的。他孩子能从入学时并不入眼的差生成为现在的一本边缘生,与我的关系并不是很大。我所做的工作只不过是按照学校的具体要求一项一项落实到学生头上而已!
进一所好学校到底重要吗?
我的答案是:非常重要!其实人都会有惰性,包括老师和学生。一所好学校的严格管理制度,不光是针对学生,更多的是针对老师。简单来说,学校通过各种考核“逼”老师,老师只能通过各种手段来“逼”学生,学生动起来了,成绩自然就上去了。老师都不敢迟到,学生又怎么会迟到?!反之,老师松松散散,学生自然很难有紧迫感。名校出名师,名师出高徒。这句话一点不假,其实,名校的名师和高徒一样都是被“逼”出来的。
还有一些舆论认为在,在严格甚至苛刻到变态的管理制度下毕业出来的学生,即使能考上名校,也变成了书呆子,变成了读书机器。对于这个观点,作为班主任我不敢苟同。因为,原先我班里几个木讷呆板的好学生,考上名校后混的普遍比其他人好,后来想想,因为人是发展的,是会通过学习来不断调整改变自己的。况且,中国的国情就是由大学文凭来决定社会分工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搜搜,前段时间“乌镇饭局”中的大咖,有多少是当年当地的高考状元?!
虽然国家在尽力,但社会的教育公平估计一时半会儿难以实现,作为家长,我们要做的是:在教育上,想尽一切办法,坚决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想了解教育中更多不为人知的秘密,请您持续关注,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