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专业发展永恒的主题 ——读刘祥老师《改变——从写作开始》后感
读刘祥老师《改变——从写作开始》时,一些熟识的词汇从暑假的慵懒中突然醒来,争先恐后地攀上思维的额角,鞭策着我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活,有了如下的发现。
一、发现了教育教学中几种文体的不同
我一直笼统地认为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育随笔只要是来自现实教育生活的点滴触动,然后再进行认真思考后的我手写我心就行了。读了刘祥老师的这本书我清楚地知道了它们的具体区别。教育叙事必须与叙为主,少做甚至不做议论,目的是用叙事“再现”特定的教育情境,为教育工作者提供观察、思考与探究的典型样本。
教育案例分析,必须先叙后议,既写清案例,又析清事理。想要把普普通通的教育故事写得有意义就要以小见大,在眼花缭乱的教学表象背后,捕捉共性化的教学问题,也就是在具体的课堂活动中提炼出值得肯定或者值得警惕的信息,为接触到该案例分析的阅读者提供课堂观察、研究教学的思维路径。
而教育随笔选材灵活,无固定的结构形式,无严谨的逻辑要求,可叙可议可抒情,不限定必须在某个环节采用何种表达方式,但应注重个性化的表达,可读性要强。
二、发现了语文教学的方向
因为刘祥是语文老师 ,书中所举的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学反思和论文例子大部分都来自语文课上,读着这些,我联想到了我听过的很多公开课:教得很精致,课堂环节精雕细琢:导入是诗意的渲染,新授课是精彩纷呈的多媒体课件、游戏激趣。刘祥老师认为做渲染和激趣,展示的都是教师的才学,忽略了“学”的主动。唯有发动学生大胆质疑,才是将学生放到了学习的最重要的位置。学生们读的问题越多,则思维越活跃,学习心情越迫切,越容易借助教师的引领点拨,积极主动的探究文本。刘老师说:问题,来自学生的预习感知;问题,来自教师的精心预设;问题,来自学生的学习需要;问题,来自课堂的临时生成;问题,催生课堂的温度和深度。他的这种教学理念和今年比较流行的“问题化学习”不谋而合。
刘老师主张,语文课的教学设计必须始终以语文为主调,把教学的各种活动纳入语言文字运用这一核心框架。比如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这篇文章,它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从文本中获得感动,而是要以文本为借鉴或写作的范例,学习文本谋篇布局的技巧和精巧的语言表达形式。
他说,语文课突破难点的具体方法都要以课程为根本的目标定位,以学生终身发展需要为终极价值的内容取舍,以愉快学习,幸福成长为技能的教学法的探究与应用。这也是刘老师在他的其它著作中提出的三度语文:温度、宽度、深度,即课堂设计要让生命在场,知识在场,能力在场。
三、发现了写作的真正意义
以前我狭义地认为,写作就是为了记录我们的思想,反思我们的行为,读了这本书我还知道了,写作还能提升我们的能力,刘老师告诉我们,开始写的时候并没有明晰的思考,写着写着,就会养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习惯,就会多角度思考问题。这样就会慢慢脱离了偏激和狭隘,走向成熟和理性。也就是说,只有动手写时才会更好的阅读、思考和实践。
当下,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大潮已然兴起,中小学教育正在经历着由“以学生为中心”而朝向“以学习为中心”的变革。置身于这样的变革时代,“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决不只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句漂亮口号,而是未来社会对“人”的根本性要求。面对这样的教育价值诉求,我应该多读书,多思考,用写作建构自己的精神大厦。在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学生成长规律的条件之下用最理想的教育教学方式,唤醒学生全部的学习热情,让师生共同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