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行业,用户群体基本是学校、老师、学生,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企业内部更是秉承用户为本的价值观,同事之间大多以老师敬称,所以,两位空降将军虽职位等同于总经理,但大家还是习惯称作C老师和L老师。
半个月前,也就是11月16日,研发的副主编C老师接到关于知识产权培训的日期、人员、数量的待定通知。
根据当下工作进度,C老师与人事敲定,时间安排在11月23日之后,人数在30人左右。
11月30日,C老师接到通知,培训定于12月4日周五下午,预计两个小时,地点在本座6楼622教室。人事提醒C老师提前通知到参会人员,提前协调好工作,避免请假。
12月3日,星期四。C老师问人事小凡,我忘了哪个教室了,培训在哪儿?
“本座6楼622教室,3点开始,2点50分截止签到。”
“那你给主编Z老师通知了吗?”
“还要跟她说?”
“是的,她那边的人我不管。策划那边是她负责的。”
“那你报的30人有她那边的人吗?半个月前跟你商议时你也没说需要跟她也通知下呀。”
“30人包含她那边的人...”
“好,我知道了,我现在就通知她。”
“Z老师,12月4日周五下午,知识产权培训,地点在本座6楼622教室”
“啊,我不知道这个事儿呀,我们周五下午有调研呀。都是哪些人参加?”
“C老师报的30人包含策划。”
“没人提前给我说呀,他也没跟我呀,你这刚通知我,我这边工作怎么弄,老师的时间都不好约。”
“那这样吧,你跟C老师商量下,如果调研时间不好更改的话,培训的时间咱赶紧调整一下。我这边也跟C老师说下。”
“嗯好,我俩是一个部门的,一个主编,一个副主编,我觉得这样的事情应该是先跟我说,我再通知他上报。”
“好,以后就直接对接你。”
“怎么可能?扯得吧,周五老师怎么可能安排调研。”
“你俩商量一下,不行了改时间培训吧。以后这样的培训是不是得分别通知你俩?你们到底是不是同一个部门的?”
“一个部门的,各自管各自的人,各自通知各自的人,她说应该找她那就找她的,她说了算。”
“好,知道了。”
作为公司的核心部门,对内不合,对外职权不清,两个人看似漫不经心,实际上都在争权。
彼此不认可,如何合作共创,彼此质疑,又如何长久共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