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军事术语外,“空降”两字最常见诸于人事任命方面的话题。不过,此类话题一般不是官方消息,大部分属于民间私下传闻。只有当某人犯了事,在罗列他的罪行以及发迹经历时,偶尔会在官方材料中出现这样的字眼。由此可见,空降二字在坊间带有贬义。
但是,有幸被列入空降序列的人,其实也有不同的情况。我所认识的一位朋友,在一次促膝长谈中,对外界传言的他是空降的说法颇有微词,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讲述了他所遭遇的一切。那是2005年发生的事情,上半年刚过,集团公司领导就找他谈话,问他是否想调入离家四十多公里远的上级单位工作,他当时就给予否定的回答。因为在原单位干得顺风顺水,工作已有起色。且爱人大病初愈,身边离不开人照顾。女儿正念高中,也得有人管理。过了没多久,领导又与他提起此事,他也没放在心上,开玩笑说:不提拔、不重用的,就别去了吧。直到领导第三次专门约他在办公室重谈此事,他才悟出点道理,请示领导是认真的吧。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他不加思索地表态:服从组织安排!由于事先没有思想准备,所以对生活方面存在的问题只字未提。只能住在办公室内,与妻子过起了两地生活。
后因公司下属的单位业务转型,他承担起了该单位的筹组任务。因工作劳累,一个冬天体重就下降了32斤,外观几乎脱相。这还不是最大的问题,摆平人事方面的关系才是最挠头的问题。该单位原有职工近300人,内部派别林立,原来的一把手到龄退休后,许多人都在盯着这个位子,竞争非常激烈。且公司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彼此之间闹着意见,几成水火不容的状态。他无意中置身于这个风口浪尖,办起事来那真叫一个难。人们都把他看作空降干部,有意无意地给他三百杀威棒,让他服着水土。他心知肚明却又无法对质,也不能事事都让领导出面帮助解决,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直到他了解清楚事情的原委后,才恍然大悟,可开弓已没有回头之箭,只能咬着牙、憋着劲地干了下去。好在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新组建单位各项工作都走上正规,干群关系也逐渐地融洽起来。多年后,他凭着优异的成绩,得到了组织的提拔重用。
说起这段往事,他深有体会地说:人一旦被划入空降序列,真有可能把这个人给毁了。起码在人们不明真相以前,树起了众多的而且是不能明确的敌人,办起事来如履薄冰、异常艰难。而自己还蒙在鼓里,一时半会没有应对的良策。过去有句话说得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利益的地方就有冲突。任何事情都存在着正反两个方面,复杂的环境也确实能够锻炼人,增长很多为人处事方面的知识。同时,也给人树起一面镜子,经常对照检查、规范自己的行为,用工作业绩取得广大员工的认可与支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