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十八.《大道仁义》人都是越缺少什么越要彰显什么的。

十八.《大道仁义》人都是越缺少什么越要彰显什么的。

作者: 岳洋芊里 | 来源:发表于2021-07-06 21:15 被阅读0次

    大道废,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道德经》第十八章,讲道为德之本。

    “大道废,有仁义”,

    仁义不是很好吗?仁义当然好,但是如果能把层次再提高一点,就会恍然大悟。大道就是常道,常道是不会废的。但是人把高层次的东西丢掉了,却拼命宣扬低层次的东西,这才是自己害自己。

    比如,每一个人都依道而行,那自自然然就合仁、合义;可是一旦标榜仁义以后,就有很多人假借大家所喜欢的仁义之名,来行不仁不义之事。

    所谓忠不忠,所谓贤不贤,是历代都存在,令人很痛心的事情。这人是忠臣,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大奸臣;这人最爱国,后来才知道是大汉奸。

    “慧智出,有大伪”。

    老子在这里不用“智慧”,而是用“慧智”,就是告诉我们,如果君王用智来治国,那么整个社会通通是假象。你要他怎么样,他就假装怎么样。一直到现在,中华民族还是如此,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能改吗?不能。因为法治对我们来讲不是很高的层次,这是我们的民族性决定的。

    我们知道,所有的法都是一时性的,满足不了变化多端的环境,所以最后一定很僵化。而僵化了又不能改,人就假装顺着那个法,在里面投机取巧。这叫游走于法律边缘。特别是学法律的人,有的是钻空子专家:我最明白了,你找我没有错。这有漏洞,我告诉你怎么走过去。历代都有这样的人。

    于是,老百姓就用虚伪的态度来应付君王的要求,这就造成了第十七章所讲的“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越实施法治,社会越动乱,所以要特别小心。

    “六亲不和,有孝慈”。

    六亲不和的时候,才有人出来讲要孝,要慈,否则孝跟慈都是很自然的事情。

    比如一个家庭,本来就有亲情,孝和慈是不能鼓励的,一鼓励就是假的。比如我们选举模范父亲,很少是真的,所以后来就不敢选了。

    因为男人都在外面工作,只要一选出来,就有人质疑:你是模范父亲,你模范在哪里?都是父亲,非要选一个模范父亲来侮辱所有的父亲,这是在干什么呢?

    再比如劳工节,本来大家都很愉快,纷纷庆祝。选一个模范劳工,那就把所有其他劳工都侮辱了,非做这种事不可吗?

    孝子本来就应该是孝子,因为这家的父母特别差,才弄出一个孝子来标榜,这就是陷父母于不仁不慈了。

    “国家昏乱,有忠臣”。

    国家昏乱,才会靠一些忠臣死谏,这是不得已的办法,不是好事情。

    总而言之,往往是越缺乏什么,就越会倡导什么,把本应该是自然的事,变成了刻意为之,这是很悲哀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十八.《大道仁义》人都是越缺少什么越要彰显什么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ycnu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