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事件
鸣镝弑父(míng dí shì fù)历史事件梗概:秦汉时期,冒顿(mò dú) 是匈奴第一代单于头曼的长子,长大后被立为匈奴太子,成了匈奴单于的继承人。但因头曼单于偏宠后娶的阏氏(yān zhī ),爱屋及乌,渐有废冒顿而另立后娶阏氏之子之意。加深了父子之间的矛盾,最终引发了鸣镝弑父的历史事件。后经冒顿励精图治,严格治军,多年征战,成为匈奴杰出首领,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了强大的国家。
匈奴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强悍的民族,这个游牧民族的代表对中原虎视眈眈,多次践踏蹂躏中原百姓。赵国名将李牧曾经一举击溃匈奴铁骑,秦始皇更是让匈奴一败涂地,修起万里长城抵御匈奴入侵。雄才大略的汉高祖刘邦在一统天下后,决意亲帥大军打败匈奴骑兵。结果在平成(今大同)被匈奴数十万大军围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人困马乏。史书记载是刘邦用陈平计贿赂冒顿单于王后,后者说服单于才幸免逃脱回京。但专家质疑冒顿单于并非酒囊饭袋,区区几句妇人之见就肯轻放汉家天子回去?十有八九是刘邦做了某种妥协才得以脱身。匈奴只是要钱要物要财宝,对统治中原霸占土地没有兴趣,不如做个顺水人情得些财物更加实惠。
匈奴民族有狼性,马背上的民族,靠速度力量凶残抢夺为生,广漠的西北荒漠他们居无定所抢到哪里家就在哪里。他们视中原百姓为温顺的羔羊,谚语说“一狼出,百羊走”,就是他们心里真实写照。据说守关的将士一看到匈奴铁骑在远方卷起滚滚烟尘,就下意识地摸着自己脖子。下一秒可能就身首异处做了匈奴人刀下的鬼。
这个冒顿单于是个狠角色。他发明了一种箭叫“鸣镝”。其父想借刀杀人前脚把他当人质到月氏国,后脚就攻打。冒顿侥幸逃回。父亲再无杀心拨给其10000骑兵。他告诉这些骑兵他的鸣镝射向谁,士兵们必须一起射向谁。起初他射向自己坐骑、爱妃,都有犹豫不决者,结果都成了他的刀下鬼。后来士兵们为了活命只能绝对服从他。在一次和父亲打猎时他在背后鸣镝射出第一箭,很快他的士兵随从万箭齐发,生生把自己生父射成刺猬,然后他迅速铲除异己,终于夺得单于宝座一统大漠。匈奴铁骑在他带领下所向披靡,让中原人民吃尽苦头。汉朝自高祖白登之围后,包括后来文景之治,都是采取公主和亲的屈辱方式,送人送宝借此安抚匈奴,才得以安居乐业休养生息。这样的传统到了汉武帝时期,少年天子耳闻目睹先祖被匈奴羞辱的历史,寝食难安,他决定要和匈奴决裂,决战疆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