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对标人物是董卿。董卿,1973年出生于上海,先后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1999届本科班和华东师范大学2002届硕士研究生班,获得上海戏剧学院MFA艺术硕士学位。
1994年到浙江电视台工作,开启其主持生涯。1998年受邀主持节目《相约星期六》开始小有名气。辗转多站,终于在2002年,董卿把路走宽,跨进了央视的舞台,2005年的她第一次站上了春晚升降的舞台上,而这一站就是13年。
2014年董卿没有现身《我要上春晚》的活动现场,随后告别央视,赴美留学进修。2015年,董卿从美国归来重回央视舞台,主持了著名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以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引起全网关注,董卿“火”了。其后的《朗读者》是董卿从主持人到制作人的转型之作。
董卿这一路走来经历很多辛酸,面临过很多挫折,可是她却从荆棘之中走来并绽放了灿烂的花朵。
“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端庄得体,优雅从容,从董卿身上我看不到岁月流逝带来的沧桑,更多的是岁月不败美人的气质。
我想成为一个像董卿那样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在艺术学院时,董卿便和自己有过一次对话,"对话“的结论就是,我不应该牺牲我阅读的时间去练习台词、形体,相反,我应该使我的书本知识更扎实。”书籍在她求学时期给过她莫大的力量,而她也始终拥抱书籍。
《环球人物》曾采访过董卿,她提道;“每天睡前一个小时的阅读成为我雷打不动的习惯,我的卧室里没有电视机、没有手机、没有任何电子产品,安安静静地看会书,然后就睡觉。”没有流光溢彩的电子亮光,没有滋滋而过的电流声,像回到纯粹的远古,董卿在阅读里寻得一个诗意的世界。
在她身上,从她的身上我可以印证为什么读书可以称之为人生的底色了。
我的目标是成为作家,可以出版一本关于自己的书籍。写作与阅读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董卿已经将阅读这种习惯融入了自己的生命之中。丰富的阅读积累,深厚的文化底蕴,离不开这日复一日的积累,从她的身上我看到了什么是热爱和坚持。
董卿是一个活得很用力的人。2013年下半年,董卿就开始着手申请美国的学校,到2014年主持完春晚,期间七八个月的时间,一切都在默默地、有条不紊地准备着。
大多数人都不能理解董卿的决定,央视舞台新人林立,潮起潮落,洪流卷来带走一批又一批的人,时间对每个人而言都是宝贵的,对董卿而言更是如此,“我当时其实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了,就是回来没有我的位置了。”即使艰难,但还是踏下了。2014年,董卿暂离央视舞台赴美留学。
董卿坚持要前往美国进修,是因为她觉得自己遇到了所谓“职业性的冷漠和麻木”,发现自己对工作做不到百分之百的投入了所以她果断按下了急刹车。
与其说是暂停,倒不如说是她在鞭策自我、打磨自我、与自我较量而最终完成自我的蜕变。
急流勇退,最令人佩服的是她摘下光环而永远奔跑前进的姿态,永不自满而永远打磨自我。
每当我挫折看一下她一路走来的人生轨迹,我就会觉得自己所遭遇的困难是如此地微不足道。
她从骨子里透出的骑士格斗精神值得我去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