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把蔡崇达的《皮囊》看完了,一直迟迟没有写读后感。
遇到一本好书就像开篇序文里写得一样,有时候特别想一口气读完,有时候又舍不得那么快读完。
我觉得这是一本好书,至少我自己认为它是好的,所以我想推荐给你们。就像书的最后引用的一句话: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于他内心的东西。书籍只不过是一种光学仪器,帮助读者发现自己的内心。
同样的一段故事在不同的人读来可能就有不一样的感触,因为每一个我和每一个你自己有着不一样的故事和经历,因而所感知到的也不尽相同。
我从《皮囊》这本书里看到了很多自己的影子,又或者说作者写到的很多经历我都有看到和听说过。甚至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也有写一本书的冲动。
作者用开篇的《皮囊》当作这本书的名字也在昭示着整本书的基调,通过回忆身边亲人朋友的故事来表达对人生的理解,在书的最后作者写到:人各有异,这是一种幸运:一个个风格迥异的人,构成了我们所能体会道德丰富的世界。
但人本质上又那么一致,这也是一种幸运:如果有心,便能通过这共通的部分,最终看见彼此,映照出彼此,温暖彼此。
书中第一篇文章就写了和99岁阿太的故事,还用了较大的篇幅写母亲、父亲,以及他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同学、玩伴,他们几乎都来自农村,长在农村,但最后的命运却截然不同。
一辈子很长,我们注定要永远都像个学生一样地去学习新知识、获得新想法、认识新的自己。
在《我们始终要回答的问题》一文里,作者这样写到:生活从来不是那么简单的梦想以及磨难,不是简单的所谓理想还有阴谋,生活不是那么简单的概念,真实的生活要过成什么样是要我们自己完成和回答的。
或许生活就是张这样的问卷,你没有回答,它会一直追问下去,而且你不回答这个问题,就永远看不到下一个问题。
再普通的人生都有很多故事值得记录和分享呢。就像作者来自农村,生在贫苦的家庭,青春年少的日子里都拿来挣扎、付出和奋斗,所有才有了那么多刻骨铭心的领悟写成文字。
其实我们也一样。
看《皮囊》这本书更多的都是学习和借鉴,所以写到这里,此篇短文算不上读后感,我把那些触动我的文字记录一下,希望没有白白阅读过作者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