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虚壹而静

虚壹而静

作者: 修心筑本 | 来源:发表于2023-08-20 09:25 被阅读0次

荀子《解蔽》

原文:

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心未尝不臧也,然而有所谓虚;心未尝不两也,然而有所谓壹;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臧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已臧害所将受谓之虚。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异;异也者,同时兼知之;同时兼知之,两也;然而有所谓一;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心卧则梦,偷则自行,使之则谋;故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未得道而求道者,谓之虚壹而静。作之:则将须道者之虚则人,将事道者之壹则尽,尽将思道者静则察。知道察,知道行,体道者也。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万物莫形而不见,莫见而不论,莫论而失位。坐于室而见四海,处于今而论久远。疏观万物而知其情,参稽治乱而通其度,经纬天地而材官万物,制割大理而宇宙里矣。恢恢广广,孰知其极?睪睪广广,孰知其德?涫涫纷纷,孰知其形?明参日月,大满八极,夫是之谓大人。夫恶有蔽矣哉!

译文:

人凭什么懂得知识和道理呢?凭的是心。心凭什么懂得知识和道理呢?内心要做到虚心、专一而且宁静。心没有不能贮藏(各种知识信息)的,这样因而就有人们所说的虚心;心没有不能知此知彼(这两个方面)的,这样因而就有人们所说的专一;心没有不活动的,这样因而就有人们所说的心思宁静。人生下来就有认知的功能,有认知就有记忆。记忆,就是储藏信息,这样因而就有人们所说的虚心,不因为心里已藏有知识信息而妨碍接受其他知识信息,就叫做虚心。心生来就有认知的功能,就能辨别事物的差异。辨别差异就是同时认知多种事物,同时认知多种事物,就是(人们所说)的“两”(知此知彼这两个方面);这样因而就有人们所说的心思专一,不因为对某一事物的认识而妨害对另一事物的认识就叫做专一。心在人睡觉时就做梦,松弛时就会放任自流(胡思乱想),使用心时就能帮人谋划。

所以心未尝不是活动的,这样因而就有人们所说的心思宁静,不让做梦和烦乱干扰认识就叫做静。没有获得知识和道理而想求得知识和道理(的人),要告诉他虚心、专一而且内心宁静(的道理),按照这样的规则运作,那么他将要企求的知识和道理,做到虚心才能进入那个境界;他将要从事的求得知识和道理(的工作),做到专一才能达到穷尽的地步;他将要思考而求得的知识和道理,做到内心宁静才能达到明察的程度。认知事物达到明察,在行动上体现出来,(全面)体察知识和道理。(所以说)虚心、专一而且内心宁静,就是人们说的大精明、大智慧。

对有形的万物都能看见,能见的都能论说,论说都准确到位。坐在房间里却能观察天下,处在今世却能论知久远的事。通观万物而了解它的真实情况,参考验证社会安定与混乱(的实际例子)而通晓它的规律,有条理秩序地治理天地而(精通)选择管理万物,(准确)裁断普遍根本的道理而能够把宇宙(的规律)掌握在心中。(如此)宽大无边,谁能知道他的知识有多么宽广呢!(如此)浩荡无边,谁能知道他的德行有多么崇高呢!(如此)千变万化,谁能知道他的思想体系有多么复杂呢!(他)正大光明地并列于日月之中,他的智慧延伸到天地四面八方的极点,那样的人就是伟大的人。那样的人哪里会有被蒙蔽的情况呢!

相关文章

  • 人生如路,从荒凉走到风景

    “虚静”是道家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不论是庄子还是老子,都主张“虚静”,而所谓“虚静”,指的是一种精神状态,“虚”...

  • 道家思想篇十六

    虚与实 《庄子•天道》中“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这句话本义为虚静、恬淡、寂寞、无为,是天地...

  • 关于太极拳中“静”的思考

    静与虚静 对太极拳中“静”的认识还要从“虚”、“静”的概念谈起。“虚”、“静”的说法源于中国古代典籍“虚”和“静”...

  • 【原创诗词】有感于国学段子手 作者/诗心点点

    不做咸鱼做龙鱼, 藏龙卧虎志虚壹。 象牙塔内国学热, 更有高才段子迷。 【备注】虚壹,虚意为不以已有的知识妨碍接受...

  • 《庄子》外篇卷6天道诗解1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虚静而圣无为而尊

    《庄子》外篇卷6天道诗解1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虚静而圣无为而尊 题文诗: 天道运而,无所积滞,故万物成;帝道运而, 无...

  • 静虚

    我喜欢山中听雪,雪落的 声音,与山风,与松涛,与鸟鸣 演绎空山的沉寂 而古刹清凉的钟声飘然而来 我却听见 一枝深谷...

  • 虚静

    静,是在繁杂的生活中心智的片刻空明,是灵魂的瞬间回归。 如果说简单是美的化身,那么静便是灵魂的升华,剔去那些虚华,...

  • 虚静

    欲令诗语秒,无厌空且静。 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写文,需要如此这般。为人,更应该是这样的吧。 一个人,只有真正...

  • 虚静

    “致虚极,守静笃。”——— 何为虚,何为静?虚,是放空、取舍之后,达到的一种似有若无、精神内守的心理状态;静,是虚...

  • 虚静

    当春天绚烂的花事开始消退 晚樱和蔷薇花的绯色慢慢褪色 夏日紫薇的粉紫轻轻的随风荡漾 我抚摸过鸡冠花和凤仙花的指尖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虚壹而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yjs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