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8讲 最省事儿地违反价格管制
什么是价格管制?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通常由供求关系自发决定,反映了商品或服务的稀缺程度和市场需求。然而,有时政府可能会认为某些商品的价格过高,不符合公共利益,或者过低,不利于生产者的利益。这时,政府可能会采取价格管制来干预市场。
价格管制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包括设置价格上限(即价格不能超过某个限制)、设置价格下限(即价格不能低于某个限制)、制定价格调整的规则等。
例如,政府可能会限制某种药品的价格,以保证患者能够负担得起,或者限制公用事业的价格,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价格管制会带来什么问题?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通常是供需关系的结果,反映了商品或服务的稀缺程度和市场需求。然而,当政府通过价格管制来人为地干预市场价格时,可能会破坏市场的自发机制,从而引发价格耗散。
想象政府将某种商品的价格设置得过低,为了让更多人能够负担得起。这样的做法可能会引起大量人们前来购买,因为价格实在是太诱人了。然而,因为价格低廉,生产者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利润,从而减少生产。这导致供给不足,商品开始稀缺。
随着商品的稀缺,人们会采取各种手段来争夺这些稀缺资源。他们可能会排队、加价、提前购买等等。这就是所谓的“价格耗散”,人们在争夺有限资源的过程中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这就突显了价格管制可能引发的问题。虽然政府可能有良好意图,但当价格被抑制或调整时,市场的供需关系会受到扭曲,从而导致资源分配不均衡,进而引发价格耗散现象。
人如何应付价格管制?
首先,可以考虑寻找替代品。比如说,你原来喜欢吃的巧克力变得太贵了,你可以尝试找其他价格合理的零食,比如饼干或者水果。虽然不是一模一样,但至少可以填饱肚子。
如果你觉得某个商品可能会在未来涨价,你也可以提前购买或者储备。就像你知道明天要下雨,你会提前准备雨伞一样。这样你就可以避免在价格涨的时候被迫购买。
另外,如果价格管制导致某种商品供应紧张,那么很可能会出现争夺的情况。
比如周末超市促销时,大家争相抢购,好几户强者租一个房子,最后价高者得。
还有一个问题是,有些人可能会想通过非正规渠道购买商品,比如黑市。但是要注意,这可能涉及法律问题,而且商品质量也难以保证。所以,最好还是选择合法渠道购买。
价格管制越严重,价值散耗就越大,人们设法绕过政府管制的积极性也越大,而政府围堵力度越大,人们采用的对策就越迂回,其中白白浪费掉的竞争成败也越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