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对未来的无知无觉中生存,对于普通人来说,具有无法言说的重大意义。——《你一生的故事》读书笔记
阅读时间:5分钟
“一瞥之下,过去与未来轰轰然同时并至,我的意识成为长达半个世纪的灰烬,时间未至已成灰。一瞥间五十年诸般纷纭并发眼底,我的余生尽在其中。还有,你的一生。”
今天外面的真实世界是初夏的艳阳高照,自看见文中这一句描述那一刻,肉身所在的这一片书房的寂静天地又一次大雨滂沱。
两周前看了派拉蒙出品久闻大名的《降临》,仅凭一段在书中被描述为“很像小狗抖掉身上水珠”的音频,韦德上校要求语言学家解读外星语,我被这个无理要求逗得哈哈大笑,马上写了一篇关于陌生语言习得的文章。而到了电影结尾,完全哭得不能自已。
也许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如果你的人生从一开始就知道结局,你还会继续这么走下去吗?或者说如果你一开始就知道结局其实并没有那么美好,你还会继续走下去吗?——崔冕《替你读书》之14《降临》的小说原型
作者这个物理的框架其实你是没选择的,你只能走下去。
其实这不是一个悲伤的故事,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故事,听我慢慢道来。


电影《降临》是根据天才的华裔科幻作家Ted Chiang 特德.姜(中文名:姜峯楠)的中篇小说《Stories of Your Life and Others》(中文译名为:你一生的故事)改编的。
作者将语言学和物理学的枯燥理论嵌入趣味横生的字里行间,告诉了读者在未知中生存到底有着怎样的意义。
由译林出版社出版,李克勤等译的《降临》实体书中作者简介是这样描述的:
特德.姜,美国华裔科幻作家,当代最优秀的科幻作家之一。
《卫报》评论:“每一个细节都是如此精雕细刻,恰如其分地拼接在一起,思想深刻。故事就那么慢慢地浮现在你眼前,仿佛缓慢生长的水晶那般完美。”
“《降临》能弥补观众看过所有的外星入侵科幻烂片的损失。”《今日美国》评
“借用东方水墨的风格,设计出契合东方哲学周而复始哲学思想,又非常有美感的语言形象,依然是影片的成功之处。”(搜狐娱乐评)
这本被认为难以实现的小说被改编并拍摄出来且大获成功,应该归功于两个人,一个是编剧埃里克·海瑟尔,一个是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
而小说作者姜峯楠更是功不可没,但他并不是一个高产作家,目前为止只出版了15多篇中短篇小说,没有长篇。
在世界科幻界,雨果奖和星云奖两项被公认为最具影响与权威性的世界性科幻大奖。可能很多人听说这两个奖项来源于中国第一次获奖的《三体》,2015年8月23日,刘慈欣凭借《三体》摘得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奖,这也是亚洲人第一次获得雨果奖。
“星云奖虽然评选范围仅限于在美国出版或发表的科幻及奇幻作品,但仍是幻想小说界最重要的奖项之一。它经常被用来与雨果奖相提并论,二者合称为"双奖"。如果一部小说同时拿到了"双奖",就标志着它已经毋庸置疑地进入了经典作品的殿堂。”而姜峯楠捧回了四次星云奖、四次雨果奖,三次轨迹奖,三次日本科幻大奖还有英国科幻协会金奖、斯特金奖、坎贝尔奖,囊括了几乎所有科幻大奖的奖杯。
“姜峯楠是当代美国科幻界少有的优秀华裔作家。1967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州杰斐逊港,1989年毕业于布朗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现为一名自由职业者,为计算机程序撰写文档。少年时代起,特德就开始接触科幻小说,并尝试创作,向杂志投稿。从“号角”科幻写作班毕业后,特德·蒋因处女作《巴比伦塔》一炮而红,荣获1990年星云奖最佳短篇小说奖。“
“《你一生的故事》是一篇少见的以语言学为核心的科幻小说,荣获1998年的星云奖和斯特金奖。对于那些热衷于描写地球人与外星人交往的科幻作家来说,智慧生物之间交流所必需的语言本是他们必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但是很显然,绝大多数作家都狡猾地回避了这个问题。在他们的故事中,语言障碍总是被一笔带过:故事开始不久,他们就让地球科学家拿着自动翻译器出现在了外星人面前。
从语言学角度切入描写两种智慧生物的交流是对想像力的挑战。科幻有史百余年来,只有特德·蒋在应对这种挑战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你一生的故事》在将语言学的魅力表现到极致的同时,更奠定了特德·蒋科幻名家的地位。《你一生的故事》中的外星人被称为“七肢桶”。七肢桶文字,颇有几分像中国的象形文字,所不同的只是,七肢桶不是靠一个个具有独立意义的字词来表意,而是将所有需要表达的语意都统一在一个字内。语意越是繁复,这个字就越是复杂。
更奇妙的是七肢桶语言背后的感知世界的方式。那种方式与我们完全不同。我们依照前后顺序感知世界,将各个事件之间的关系理解为因与果;而“七肢桶”则同时感知所有事件,既可以先看“因”,也可以先看“果”。这种感知世界的方式深深影响了故事的主人公(她受政府委托掌握七肢桶语言的过程,就是她感知世界的方式发生改变的过程),她因而洞悉了自己,以及她那个暂时还不存在的女儿的一生。”
——以上引文来自4、百度百科:你一生的故事(特德·蒋创作短篇小说集)

书中提到的一个重要物理概念——变分原理,是作者写作灵感的来源之一。
1650年,法国数学家费马提出了著名的“最短时间定理”,即:光从空间某点A出发传播到空间另一点B,在所有可能路径中,光只选择所需时间最短的那一条。
光是怎么知道这条路径耗时最短呢?
以上就是原著中构成了整个故事最核心世界观的“费马最短时间定理”(Fermat's Principle of Least Time)
“看起来这只是一个科学定理,但细想之下,不禁让人疑惑:光是怎么知道哪条路径耗时最少的?在这束光出发之前,它清楚自己会射向何方吗?如果不清楚,那么“最短”又从何谈起呢?
物理学中多数定理阐述的都是因果关系,而这个定律却是站在目的论的角度来描述光的运动。它的存在揭示了人类线性思维的局限性。
因果并没有先后关系,未来和当下并没有顺序,出发之前就存在着命中注定。它看起来像是一种来自更高维度的世界观。
在“七肢桶”的语言中,每一笔出发之前就已经注定了和其他词汇的关联
——以上引文来自8.看《降临》前你需要知道这些内涵梗必知高端冷知识盘点
这种外星文字的特殊方式是基于作者的另一个灵感来源——世界语言学史上著名的“萨丕尔—沃尔夫”假说(Sapir–Whorfhypothesis)。
这个假说由著名美国语言学家爱德华·萨丕尔(Edward Sapir)及其弟子本杰明·李·沃尔夫(Benjamin Lee Whorf)提出,认为所有高层次的思维都依赖于语言。即“语言会影响人的思维”,但这个假说并没有最后的定论,而作者姜峯楠以此为契机,构建了整个小说的故事框架。
当学会了外星人文字后,女主人公也有了预知能力,知道了自己的一生的轨迹:先是与一起研究外星语的物理学家结婚、后又离婚,以及最后女儿不幸早逝,但她依然毫不畏惧面对全然了知的未来。
电影中也借用了小说的写作手法,将现实的外星人降临与女主人公未来的生活进行交织描述,行文流畅,过渡自然,让阅读者和观影者感觉这两段跨越时空的生活本来就是并行前进的故事。
女主人公获得预知能力是因为外星人的语言中,没有时间的概念,因与果没有先后,未来和当下没有顺序。没有人类通常意义的目的和起因,也可以说一切都是目的、一切都是起因。一切事物从一开始就有始有终,就是这种语言和文字的一切皆在眼前铺陈展开的非线性特性,给予了他们和习得与他们相同语言的女主人公预知能力。
在电影和小说中,都提到了女主角孩子问的一个问题,问题的答案是“非零和博弈”,也极大的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最后人类与外星人的相处跳出所有平庸科幻小说和电影的俗套,不是一团混乱的战争而是互相学习语言和文化的双赢。
“非零和博弈”——“双赢”或者“两败俱伤”
“非零和博弈”(non-zero-sum game)是指博弈中各方的收益或损失的总和不是零值。“你之得并非我之失”,博弈双方并非简单的对立关系,而是有可能存在共同的利益。
“非零和博弈”分为“正和博弈”与“负和博弈”。前者就是我们说的“双赢”,后者则是我们常说的“两败俱伤”。
——以上引文来自 8.看《降临》前你需要知道这些内涵梗必知高端冷知识盘点
对于陌生语言的习得,在我的另一篇文章”《降临》——教你怎么和亚马逊雨林的野人说中国话“中已经略作叙述。
“沃尔夫进一步指出,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对世界的感受和体验也不同,这就是“语言相对论”。如果这个假说成立,那么正如我们常说的,“Poetry is what gets lost in translation”(诗乃翻译中失去的东西),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真正的翻译。你只能抛弃固有的思维方式,进入新语言背后的世界观,习得新语言,才能真正感受到新语言所构建的世界。
——以上引文来自8.看《降临》前你需要知道这些内涵梗必知高端冷知识盘点
查资料阅读到以上观点,也让我感觉打开了一个新大门,联系我自己的实际工作,长达20年的时间一直使用普通话教学,现在只要一讲普通话,思维和表达方式完全都变了一个人,感觉说的话就可以直接写成文章,一般都会有条有理。但只要一讲家乡话,就陷入思维跳来跳去,甚至于漫天胡扯的状态。这是不是也是语言影响思维的一个例证呢?我不知道。
回到最初的观点,因为我完全不清楚如果我知晓了我的一生,还能不能泰然自若的生活下去,所以我还是觉得:
在未知中生存具有无法言说的重大意义。
最后以崔冕老师的话来升华一下小说和电影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
“明知道生命是一场辛苦的旅程,而且可能还要接受伤痛的结局。但为了这一程当中的快乐和难过,以及和其中各个鲜活生命的各种因缘际会,他还是选择了走下去。这其实是更加坦然,更加勇敢的态度。”——《友邻优课——替你读书》崔冕
——End——
P个S:
我是先听完崔冕老师的英语课程之后,再看的电影。
因为电影而十分向往小说原作,于是在亚马逊订了中文版,实体书到今天还在路上,又购了电子书,但是看了一段,还是觉得纸质书更有感觉,又从网上下载了打印出来,把小说看完了,才开始在网上找资料写文章。
感觉这篇文章可以一直写下去,但还是就此结尾算了吧。
PS:我的感觉是,电影好看,推荐;小说好看,也推荐。电影和小说感觉是一种框架的两个故事,都好看。
除了对电影改编有一个最大的意见,那就是加入了一个中国角色,且把中国角色即中国军方最高统帅描写成一个好战份子,看着让人感觉很不舒服。
估计这个编剧和导演这一点上也是目光短浅,不想在中国挣大钱的,不提也罢。
写个影评和书评,在最后还来个参考文献,这也是写作的第一次。
参考文献:
1、友邻优课:崔冕课程《替你读书》第十四集《降临》的小说原型
2、看《降临》前你需要知道这些内涵梗必知高端冷知识盘点
http://www.mnw.cn/movie/waiyu/1564202-4.html
3、电影《降临》背后,有一本神作小说和一整套语言学原理
徐默凡/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2017-01-2616:08来源:澎湃新闻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608487
4、百度百科:你一生的故事(特德·蒋创作短篇小说集)
5、你一生的故事(2016年美国电影)一般指降临(2016年丹尼斯·维伦纽瓦执导美国电影
6、特德·姜《你一生的故事》
来自:machlie(不做人呢,最重要的就是開心!)2012-01-21 21:12:01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7007597/
7、看不懂《降临》?读下原著小说《你一生的故事》吧
静书架2017-01-22 15:53:46
http://cul.sohu.com/20170122/n479350370.shtml
8.外星人教你写书法?看《降临》必知的高端冷知识
http://www.1905.com/news/20170122/1152980_3.shtml
20170428初稿
20170429改稿
20170430收到实体书,重看第三遍,第N次修改细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