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性情之光2.

性情之光2.

作者: 8bd786f6202d | 来源:发表于2019-05-22 10:25 被阅读0次

为己之学。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为己之学是儒学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它蕴含的真谛有两重意义。一是人本身就上进的,要求每个人生来就有的。就像孟子里面说的,人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有四端之心。这四端之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每个人都有的,生下来上天就赋予给每个人的,所以恰恰因为每个人都有抢修物资让是非,所以每个人内在都是会有上进心的。是我们说学习和成长是为己之学是为了自身进步自身成长的要求。

另外一个角度的意义就是,人既然内在是有上进心的,那么他这一生能做的就是不断的要成长要成德,只有不断做这个方向的努力,人才能对得起自己,才能过得了自己这一关。回看像我们自己平时在工作和生活中,其实有些时候,嗯,努力把事情要做的达到自己的标准,达到尽善尽美,不是因为外在别人对你的要求也不是因为,嗯会你做好了会多得到多少钱财,其实努力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就是为了源于自己内心的动力。

可以通过这篇文章的分析,让我清楚的认识到真的是每个人自己的学习,都是为己而学。而那种为了外在而学习的学习,嗯,其实不能称之为学习,只是为了应付差事。

再换一个角度,我们来想,如果要想让一个人,他能够学习的尽心尽力学习的更有动力,那就要从挖掘他内心的源泉,从人皆有的这四端之心来引导他,让他把学习这件事情能够认识到是为己而学,那么他一定会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同样教育我们的孩子以及教育我们周围的员工年轻人,如果能够掌握这样的规律,那他们的教育效果一定就会更好了。

顺教育与逆教育 学习心得:

人类为什么会有教育?一种原因,出于成人的意愿,希望下一代继承自己的事业,乃至家族名声国家安全,经济永续发展的需要。

另一种原因,出于孩子的需要,生命可贵,无条件帮他成长。

这两种教育的共性都是为了“顺应”:顺应社会需要或者顺应个人成长需要,这就是顺教育。

顺教育一般要顺应6种需要,①顺本人,②顺习惯,③生兴趣,④顺他人,⑤顺制度,⑥顺发展。

这里的①—③以个人为对象,把个人扩充;④—⑥以群体社会的发展为关注点。这两者可以互相打通是不矛盾的,但在打通过程中,个人竞争与群体社会发展,很多时候会难以协调,例如,在历史大潮中个人逐浪,其中很多时候逐渐就自主性没有了,失去和迷失了自我。那这种教育该怎么办呢?

(什么是顺教育?

原来,顺着孩子的天性、兴趣教育,以及不顺着孩子,为了社会国家有更好的成就而教育,这都叫顺教育。)

我们再来看逆教育,他就是不能一味顺孩子的天性,教育是生命成长的教育,而不是求知识技能名为财富的手段,孔子说,为己之学,即以生命的成长充实上达突破以到达更高境界。

这个过程要学,要思考,要行动,要感受,要体会,然后才会有所得,化掉自己原始野蛮原始人性,而成为君子,“克己复礼”、“修己以敬”说的就是这种状态。

(逆教育是什么呢?协助孩子内在的扩充,放大理想格局,让他自己对自己有信心,有追求,建立自己独立的道德人格,让自己有分辨分析能力,有独立思考能力,为了培养这些而作的教育,这才是逆教育。这种内求才是以不变应万变,让孩子真正有有头脑,有能力的教育。)

顺教育和逆教育的区别点。:

顺教育是外求,求之在外。求财、求寿、求名、求知、求位,这都是没有保证的。

逆教育,是内求,求之在我,建立自己独立的道德人格,不受外界影响。

顺、逆教育的配合、兼施、轮替、交换,关键点在于老师对学生的了解,方法无所谓好坏,而应该有效果,以逆教育求己上进为根本,这才是可靠的目的。

也就是说,逆教育也不完全是要磨练和苦其心志,其实逆教育指的就是,我不会为了外在的达到目的,而教育他,我只是为了内在启发和扩充他的内在格局和框架。但是用的方法呢,也可能是用温和的顺应的,从兴趣点出发来引导他,也可能也要有有挫折的教育等等。其实这个术,这个方法是不一定的,只是你的目标和方向是确定的。

《下篇:立人之学,与立本之学》

立命,就是,一个人不仅仅要强调自我的提升,还要强调对于时代使命的承担。很重要的是要认识自己,不仅仅是生物结构自然结构的自己,还有可以突破,突破限制,创造出理想的自己。就像孔子说“为人有己,而由人乎哉。”这种寻本、求本、明本、利本的过程,也可以说是立命的过程。

很多家长教育孩子,认为只有孩子从小各项才能都达到特别优秀的标准,孩子才能成长为一个好孩子。所以会各个方面都要要求孩子,让孩子报很多才艺班,这种所谓的“为孩子好”的“善行”,其实是忽略了,孩子的各有不同,也忽略了孩子的天性心性,其实是不“仁”的。

相关文章

  • 性情之光2.

    为己之学。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为己之学是儒学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它蕴含的真谛有两重意义。一是人本身就上进的,要求每...

  • 性情之光2. - 草稿

    《为己之学》的真谛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为己之学是儒学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它蕴含的真谛有两重意义。一是人本身就有上进...

  • 性情之光

    3,现代人的理想如何升起?学习心得。 过去人类遇到危机都能够闯过去,就像我们自己生活中、工作中,遇到了大大小小的困...

  • 生命之光 2.能力

    目录 新京的防护罩是半径五公里的圆形,绕一圈大约三十公里,其实从任何一个方向都可以穿越出去,不过聚集点的人们还是喜...

  • 读《情为何物》有感(溜妈2018.6.23)

    智慧母亲班 第四期“性情之光”读书会读书分享 各位亲爱的智慧母亲班的老师们,姐妹...

  • 让我们的生命绽放性情之光

    腾讯课堂课后体会: 初阶毕业了,最后孟老师的《让我们的生命绽放性情之光》收官,100的天的课程有收获、有成...

  • 议论文 标题

    一、家国 (一)英雄烈士 1. 《来如风雨,去似微尘》 2.《以风雪沧桑,鉴中华之光》 3.《时代楷模,吾辈之光》...

  • 性情之光《情为何物》读后感

    我们常常说一句话叫通情达理,说明了要情先通了,理才能达。可是呢,我们往往都忘记了第一步,而只是急着想要别人听从自己...

  • 硬读《随园诗话》(462)

    卷十六(四) 【原书卷十六·四六】余尝谓;美人之光,可以养目;诗人之诗,可以养心。自格律严而境界狭矣;议论多而性情...

  • 带着光出发

    什么光? 阳光 善良之光 快乐之光 有趣之光 无私奉献之光 公正无私之光 魅力之光 格局之光 生活之光 管理之光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性情之光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yky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