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批改一直是件头疼的事情。
入职初,我就向很多老教师请教过这个问题,如何批改作文?写作是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查,这种能力的提高也非一日之功,其实,判作文也是对语文教师综合能力的考验,作文本身的立意、语言、结构等方面的判断把握,对学情的了解,对写法的指导,其实还有对老师本身阅读写作能力的考验。
我最初批改作文,重在语言。对词语的恰当表达,对词语的搭配,对语句的通顺表述,批改斟酌得比较细,一篇作文需要批改半个小时,很多学生的作文被我批得“面目全非”,我也很辛苦,效率很低,结果作文发下去以后,有的学生看了批语后就甩在一旁了,有的学生都不敢看自己的作文,也看不清啊!再结果就是学生怕写作文,我怕批作文,恶性循环一周一周的,绕得我直做噩梦。
不能这样批改作文了,因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更多功夫应该在整个语文学习过程中,因此不能把批改的全部注意力放在语言上,否则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且县级高中的学生需要先从作文立意入手,要把作文的主题立意把握准确,大方向正确,其他方面可以慢慢引导。而且在批改中,我也不会再精批细改了,其实,太精细的批改也会极大打击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旁批重语言,最后的批语关注主题和结构等等。因为作文批好发下去后,大部分学生只看批语。这样,作文批改的效率就提高很多,师生的压力也不会太大。
但是我又发现作文批改的大问题,这样的写,这样的批改,只是数量的单纯叠加,根本没有质的提高,通过写作训练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也只是一句空话了。仔细分析原因,平时的作文批改是教师在写作教学的单方面的反馈评价,而且只是结果性的评价,其中忽略了过程中的评价和学生自我的评价,曹雪芹写《红楼梦》还需要“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因此,我决定再改变批改的方法——面批+互批。实践证明,这样的批改对学生的写作起到了很大作用,面批中,学生可以明白写作中的突出问题,以后写作中会多加注意,也会慢慢纠正不良的习惯。时间有限,不可能做到所有人都面批,选择典型的作文来面批。学生互批中,互相作为“镜子”,通过批改别人的,也可以反思自己的作文。但是学校规定,不能让学生代替老师批改作文,所以互批也不能经常进行。
办法总比困难多,一个月要求写两次作文,第二次作文是对第一次作文的修改,所以,第一次作文批改中主要是指出问题,提出修改意见。
这都是自己批改作文的一些心得体会,当然了,根据教学常规要求,在布置作文前我也会有一些作文内容讲解,作文批改后,我也会对此相应作出点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