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的生活,但却很少有人可以给幸福下科学的定义。因为幸福太多时候依赖主观感受,想要用一种普遍规律来界定解释它并不容易。《设计幸福》的作者保罗·多兰将“幸福研究”和“行为科学”这两个领域研究进行了整合,寻找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写出了这本行为经济学领域的佳作。
保罗·多兰是世界知名的幸福学,行为经济学和公共政策方面的专家。现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行为科学教授,曾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做访问学者,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一起工作过。他为英国政府设计幸福调查问卷,并就如何制定更好的行为改变干预政策提供咨询, 还为慈善机构、跨国公司及其他国家政府提供如何提升国民幸福感的建议。
保罗·多兰博士从小就为自己的口吃问题而苦恼,后来他意识到自己之所以不快乐,正是因为过于关注“口吃”这个缺点。这一认识开启了他对幸福的革命性探索之旅。“幸福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体验到的快乐与创造的意义。其中,创造意义与追求快乐都是幸福的基本成分。只要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每个人都会得到自己想要的幸福。” 他不要求我们改变自己的思想,而是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出发,通过改变我们的行为,将我们的注意力引向能够真正带给我们幸福的事情,从而自然地提升我们的幸福感。
《设计幸福》为我们提供了操作性很强的幸福行动计划,指导我们为了当下和未来的幸福应该如何做决定、如何设计幸福和如何行动。在书中描绘了一幅关于幸福科学的全景图,描绘了寻求幸福的有效途径。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幸福其实一直就在那里,它不需要我们刻意去追求,只是等待被发现。我们之所以会对眼前的幸福视而不见,是因为我们错误的观念,错误的欲望,以及对未来错误的预测。
人生是一场不可回头的体验旅程,为了希望渺茫的“未来的幸福”而放弃现在的幸福,更多的时候是会失望的。与其为未来担忧,不如把握现在的日子,多做一些有意义,让自己觉得快乐的事。让我们想想一天中什么时候最幸福?什么事情最幸福?我们每天忙碌的时候,很少会坐下来审视自己到底做了哪些有意义,又让自己快乐的事。其实尝试各种生活节奏,找到自己满意的生活方式,并且尽量保持稳定的状态,是保持幸福感的重要手段。
在设计幸福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设计环境。让自己处于适当的光线中,可以有助于更好的发挥工作效率和有效休息。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顺应天地万物的规律,会让人的身心更加舒畅,幸福感也就油然而生。
当我们养成了时刻寻找幸福的好习惯,自然就会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宽容和热爱。找到幸福的朋友圈,也会让自己得到更多的满足。更多地专注在各种美好的体验上,多帮助和关爱身边的人,让幸福离我们越来越近。
设计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