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一支小笔
2000万人假生活的背后,是2000万人的真焦虑!

2000万人假生活的背后,是2000万人的真焦虑!

作者: 葡萄很甜 | 来源:发表于2017-07-27 23:34 被阅读0次

    1

    前两天,一篇文章「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刷爆了朋友圈。

    说的不是什么新鲜事儿,无非是房价、雾霾、学区房、老北京和新移民的地图炮等无数文章早已提及的问题。

    在流量漫天飞的互联网,博得眼球何其困难,一篇文章能引爆一波流量高潮,必须承认,它狠狠地击中了每个人的痛点,那些不足以时常挂在嘴边,却时时刻刻体会得到的痛点。

    是啊,在大城市生活的我们,真的很焦虑!

    当然,这已不是第一次全民的“焦虑狂欢”了,仔细回忆,嗯......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

    每年1—2月,是回老家被逼婚的焦虑,是七大姑八大姨追问混得好不好的焦虑,是同学聚会要装逼的焦虑。

    3—4月,是房价上涨的焦虑,是要不要跳槽,要不要逃离大城市回老家发展的焦虑。

    8—9月,是“一年过去大半了,你怎么还一事无成”的焦虑。

    12月年尾,是又年长一岁,你还是什么都没有,而前方道路越来越逼仄的焦虑......

    焦虑紧跟四季时令,一次次轮番戳轰炸我们的神经。我们高呼,扎心了老铁,眼泪打湿键盘。然而,我们真的有必要这样吗?我们的生活环境真的有那么遭吗?又有多少焦虑情绪是咱们自找的呢?

    2

    朋友A刚出校门一年,但她自从大学毕业以来就一直很焦虑。

    A说,身边的朋友要么考上名校研究生,要么进入令人羡慕的公司。而她却一直上着不咸不淡的班,拿着只够糊口的工资,长期挣扎在温饱线边缘。

    不过我对A的处境倒是一点不意外,因为她大学四年几乎是在宿舍躺过来的,出校门也因为懒而错过了很多不错的实习机会。别人泡图书馆时她在睡觉,别人辛苦地找实习机会时,她在忙着跟男生约会,别人一步步走上正轨了,她却只有眼巴巴羡慕的份儿。

    如果她的人生追求就是优哉游哉地漫步人生,那样倒也无可厚非,选择不同嘛。奈何她又是个志存高远的人,目标就是当一个独立优雅的职场妖精。

    想争口气又不努力,她不扎心谁扎心?用韩大爷的话说就是,你被明天吓破胆,无非是又懒又有危机感。

    要么乐天知命,要么逆天有种,不然活该你焦虑。

    3

    如果说朋友A的焦虑可以靠努力来消除的话,那朋友B就属于越努力越焦虑的一类了。

    刚本科毕业的B,把自己在各种选择间搞得筋疲力尽,是否要读研;是否应该从事自己喜欢,但别人认为没前途的工作;到底应该留在北京还是回家乡。

    在她长篇累牍的焦虑背后,是一颗害怕错过的心。她担心自己哪怕走错一步,就会错失成功的良机,或者一脚踩空,陷入悔恨的泥沼。

    但又有谁能够保证自己的人生列车分毫不差地向前行驶呢?即使永远奔跑的人,他们的人生又何尝没有错过?他们错过了孩子的成长,错过了与父母的相处,错过了一场风景,错过了一次别离。

    昆德拉说,人永远不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比,也不能拿来生加以修正。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选择是好的,因此不存在任何比较。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

    不要急着问自己的第一桶金在哪里,可以共度一生的人在哪里。做想做的事,爱想爱的人,留在自己喜欢的城市,没有哪个决定会定格你的一生。

    你的一生很长,即使到了40岁,依然有扔掉六便士,奔向月亮的机会。

    4

    前段时间,我痴迷于训练文笔,报各种写作训练的线上课程,白天上班时一有空闲就构思题材,下班一回家就提笔创作,但几次投稿下来,效果差强人意。

    这曾让我一度陷入自我怀疑的焦虑之中。

    事后回想,原因就在于自己过于着急。一心想要看到成果,想看到好的阅读反馈,而忽略了这一点,写作技能的提升是细水长流的改变,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我想很多朋友就如同当时的我,拔苗助长,享受的不是每一天的浇水与施肥、等待与期盼,不是那些微妙的越来越好,只想看到秋收的盛大与辉煌,可是秋收并不会明天就到来。

    《时间之书》中这样写道“年轻人,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我们不能只相信努力的力量,却无视时间的力量。

    人生漫长,在起点与终点之间,隔着很多份努力。我们总会懈怠,会迷路,会在上升的时候遇到下坡。即使最勤奋最好运的人,有时候也需要等待。

    5

    有些自媒体写文章大谈焦虑,就像那篇《2千万假生活》一样,添油加醋地撩拨你,只为了收割一波流量,顺便拿点广告费。

    聪明如你,千万不要再被这种消极情绪带跑偏了。

    只要有宽广的胸怀和善于发现生活的态度,任何地方都不缺生活。

    只要用平和的心态、温柔的心境去面对人生的得与失,很多时候,我们不必焦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00万人假生活的背后,是2000万人的真焦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yqo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