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恬淡讲茶经(D11)

恬淡讲茶经(D11)

作者: 恬淡冲融 | 来源:发表于2018-05-28 10:31 被阅读0次
恬淡讲茶经(D11)

        规,一曰模,一曰棬。以铁制之,或圆,或方,承,一曰台,一曰砧。以石为之,不然以槐、桑木半埋地中,遣无所摇动。檐,一曰衣。以油绢或雨衫、单服败者为之,以檐置承上,又以规置檐上,以造茶也。茶成,举而易之。

                    --------陆羽《茶经•二之具》

        “规”“承”“檐”是唐代制茶第四道工序“拍茶”中所用到的几种物品。蒸熟的茶菁在没有凉却之前,要赶紧放到杵臼中捣烂。把茶菁捣成茶泥状后,就要倒入“规”中,然后加以重力拍击,使之成一定形状,此道程序谓之“拍茶”。规,也就是制作团茶的模具,通常是用铁铸造而成,本质模具不太常用。模子的形状有很多种,决定了团茶的造型。

        在拍茶时,茶模的下面要放檐布,这种布褶纹很细,表面非常光滑。它的作用是在茶泥被击打坚实紧密并完全凝固后,可以轻而易举地拉起檐布取出团茶,然后拿去晾晒。据文献记载,早在周代,人们就用草来制作雨衣了,《诗经•小雅•无羊》中就有“尔牧来思,何蓑何笠”的句子,后来比蓑衣更为进步的雨衣,是用丝绢类的纺织品,涂上油后制成的,应该就是陆羽所说的可做檐布的雨衣。

        檐布之下要放“承”--------就是在击打茶团时的承重器具。它必须牢固,以将茶模固定其上而不至于滑动。这种器具和砧板的作用很相似。

相关文章

  • 恬淡讲茶经(D11)

    规,一曰模,一曰棬。以铁制之,或圆,或方,承,一曰台,一曰砧。以石为之,不然以槐、桑木半埋地中,遣无所摇动...

  • 恬淡讲茶经(D5)

    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支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

  • 恬淡讲茶经(D7)

    籝,一曰篮,一曰笼,一曰筥。以竹织之,受五升,或一斗、二斗、三斗者,茶人负以采茶也。(籝,音盈。《汉书》...

  • 恬淡讲茶经 (D8)

    灶,无用突者。釜,用唇口者。 --------陆羽《茶经•二之具》 制茶之...

  • 恬淡讲茶经(D12)

    芘莉,一曰籝子,一曰篣筤。以二小竹,长三尺,躯二尺五寸,柄五寸;以篾织方眼,如圃人土罗,阔二尺,以列茶也。...

  • 恬淡讲茶经(D6)

    采不时,造不精,杂以卉莽,饮之成疾。茶为累也,亦犹人参。上者生上党,中者生百济、新罗,下者生高丽。有生泽...

  • 恬淡讲茶经(D9)

    甑,或木或瓦,匪腰而泥,篮以箪之,篾以系之。始其蒸也,入乎箪;既其熟也,出乎箪。釜涸,注于甑中。(甑,不带...

  • 恬淡讲茶经(D10)

    杵臼,一曰碓,惟恒用者佳。 --------陆羽《茶经•二之具》 据记载,杵...

  • 恬淡讲茶经(D3)

    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周公云:“槚,苦荼。”扬执戟云:“蜀西南人谓荼曰蔎。”郭弘...

  • 恬淡讲茶经(D4)

    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下者生黄土。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法如种瓜。三岁可采。野者上,园者次。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恬淡讲茶经(D1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yvwjftx.html